时间: 2025-04-27 23: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7:41
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荠。
削出的石笋根植于青山之中,直立如碧玉般的圭石(古代的礼器)。它不似湘江的竹子那样衰老,也不受帝子(指王子)之悲啼所影响。它不只是盘中简单的蔬菜,难道会与烟雾中的荠菜相提并论吗?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寿,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三石笋》是梅尧臣受友人普公之邀游东园时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石笋的独特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高洁、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三石笋》以石笋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奇特之美。诗的开头“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石笋从青山中突显而出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石笋的高耸和坚韧,使人联想到一种不屈的精神,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茁壮的生命力。
“石笋”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对世俗和浮华的超然态度。诗中提到的“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则进一步强调了石笋的独立和纯粹。湘竹因环境而衰老,帝子因情感而悲啼,而石笋却不受这些影响,显得格外高洁和坚韧。
最后两句“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荠”,则更是将石笋的高贵与普通的蔬菜进行对比,强调了其独特的价值。整首诗将石笋的形象与诗人的心境紧密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自然界的奇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人的独立与坚韧。诗人通过石笋的描写,表达对高洁精神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拒绝。
“削出青山根”中的“削”字意为:
A. 切割
B. 加工
C. 砍伐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湘竹”象征:
A. 青春
B. 衰老
C. 愉快
答案:B
石笋与“盘中蔬”的对比,表现了什么主题?
A. 普通与平凡
B. 独立与高洁
C. 忧伤与快乐
答案:B
梅尧臣的《石笋》与王维的《鹿柴》均以自然为题材,但梅尧臣更强调个体的独立与高洁,而王维则多表现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氛围。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