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1: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23:09
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
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
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
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诗歌的失望,感叹雅正的诗道已经远去,真正的才华和见识难以寻觅。希望能找到真正的诗意和见解,不要去模仿那些小的波澜和肤浅的风格。父子之间只注重律诗的技巧,追求风骚的表面,已然无法达到真正的诗坛高度。如今寄出一些佳句,又何必再向那些无知的人请教?
姜特立,字子明,号乐天,生于宋代,曾任官职,性格刚直,文学造诣深厚。他的诗歌多以直抒胸臆为主,风格清新,尤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见长。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诗风低迷的时期,传统的诗歌形式受到冲击,许多诗人追求表面的华丽与技巧,忽视了诗的内涵和深度。姜特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姜特立的《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当时诗坛的深切忧虑。全诗分为四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开头两句“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可以看作是对当代诗风的无奈与失望,诗人认为真正的雅正之道已经消失,诗人们被细节与技巧所束缚,难以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接下来的“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则是对当代诗人的告诫,要求他们追求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去模仿那些浮华的风格。这里的“小波澜”不仅指代低级的诗风,也暗示了诗人对表面华丽的强烈反感。
“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则是对父子之间专注于技巧和形式的讽刺,强调了这种追求的肤浅与无效。最后一句“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则是对无知者的嘲讽,表达了对真正欣赏诗歌之人渴望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姜特立对诗歌传统的坚持与对当代诗风的批判。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诗坛现状的批判和对真正诗歌创作的渴望,强调了内涵的重要性,反对表面的华丽与技巧。
诗中提到“雅道去已久”的意思是?
诗人希望诗歌追求的是?
“小波澜”在诗中指代的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姜特立的诗更倾向于对诗风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苦闷。两者都表现出对当代状况的不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