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4:02
空山中宵阴,微冷先枕席。
回风起清曙,万象萋已碧。
落落出岫云,浑浑倚天石。
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
连樯荆州船,有士荷矛戟。
南防草镇惨,沾湿赴远役。
群盗下辟山,总戎备强敌。
水深云光廓,鸣橹各有适。
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留滞一老翁,书时记朝夕。
在空旷的山中,夜色阴沉,微微的寒意让我先躺在席子上。
清晨的风吹起,万物复苏已是碧绿。
云朵从山岫间飘出,石头则静静耸立于天边。
阳光照耀的方向,不知该怎样走,雨水滋润了长江的水面。
荆州的小船上,船员们手持长矛戟。
南方的草镇显得凄惨,湿气弥漫着即将远行的士兵。
山下的盗贼开始出没,边境的军队准备迎战强敌。
水面深邃,云光交错,橹声各有节奏。
渔船静静停泊,渔民在唱着夷歌,背着柴禾的客人。
留在这里的老翁,记录着时光的流逝。
诗中并未涉及复杂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述自然景象与社会背景,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时代。老翁的描写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战争、生活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杜甫的《雨二首 其二》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世间的关联。诗的开头以“空山中宵阴”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夜色的阴冷让人感到身处于一个不安的时刻。随着“回风起清曙”,清晨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接下来的描写中,杜甫的笔触从自然转向社会,雨水滋润着长江,象征着不安定的社会环境。荆州的船只与南方的草镇,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诗中不断出现的“盗贼”、“士兵”等形象,令人感受到时代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位“留滞一老翁”,老翁在静谧的环境中书写时光,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历史的铭记。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是杜甫对生命、历史与时间的深刻反思,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沉重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社会现状的映衬,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忧虑。
诗词测试:
“空山中宵阴”中的“宵”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荆州船”主要反映了什么?
“留滞一老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