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43
渔家傲·七宝池中堪下钓
净端 〔宋代〕
七宝池中堪下钓。
八功德水烟波渺。
池底金沙齐布了。
羡鱼鸟。
周回旋绕为阶道。
白鹤孔雀鹦鹉噪。
弥陀接引毫光照。
不是修行何得到。
一般好。
西方净土无烦恼。
在七宝池中可以下钓,
八功德水面烟波渺渺。
池底铺满金色沙粒。
让我羡慕那些鱼和鸟,
它们在周围旋转飞舞如阶道。
白鹤、孔雀和鹦鹉在欢叫。
弥陀佛的接引光辉照耀。
如果不是修行,怎么能得到这些?
这些都是一样的美好,
西方净土没有烦恼。
作者介绍:净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及对修行的思考。
《渔家傲·七宝池中堪下钓》是一首充满佛教意象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理想境界的向往。开篇描绘了七宝池的美丽景象,水波荡漾,仿佛置身于一幅仙境之中,这种自然的美令人心醉。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中的鱼鸟,表达了对它们无忧无虑生活的羡慕。这里的鱼鸟不仅象征着自由,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及白鹤、孔雀、鹦鹉等优雅的鸟类,这些生灵的鸣叫声增添了诗的生动感,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和谐、富有生命力。弥陀的接引毫光则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佛教思想的信仰,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获得这样的美好境界。
诗的最后一句“西方净土无烦恼”将全诗的主题升华,表明了追求内心平静与理想世界的决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词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强调了追求内心平静和理想世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七宝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的修行环境
C) 自然的美丽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八功德水”具有__的特性。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也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但其表达的情感更为奔放与豪情,而净端的《渔家傲》则更加内敛,强调内心的修行与宁静。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示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