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50
怀滕方伯先生
作者: 胡应麟 〔明代〕
矫首玄亭忆问奇,
海天愁绝雁来时。
清宵跨鹤还方丈,
白昼鞭龙上武夷。
舟楫尚回明主梦,
衣裳遥赴大罗期。
星河未吐吴钩色,
十载寒光佩陆离。
在玄亭上昂首回忆,曾向你请教过的奇妙事物。
海天一片愁苦,正是大雁归来的时节。
清静的夜晚骑鹤归去,回到方丈的住所;
白天骑龙而上,飞向武夷山。
船只和划桨仍在追寻明主的梦想,
衣裳遥远地前往大罗的约定。
星河尚未映照出吴钩的颜色,
十年的寒光已将佩剑的光辉映衬得灿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1602),字仲明,号逸仙,明代文学家、诗人、评论家,曾任官职。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胡应麟对滕方伯的怀念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的情感与理想。
《怀滕方伯先生》一诗,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开篇的“矫首玄亭忆问奇”可以看出,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探讨的奇妙事物,流露出一种温馨的情感。接下来的“海天愁绝雁来时”,则通过大雁归来的意象,渲染了一种愁苦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友人的离去带来的忧伤。
随后的“清宵跨鹤还方丈”和“白昼鞭龙上武夷”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理想,骑鹤和驾龙的意象,象征着对超脱和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舟楫尚回明主梦,衣裳遥赴大罗期”则将这种追求引向了更高的层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与思想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玄亭”象征什么?
“白昼鞭龙上武夷”中的“武夷”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主梦”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怀滕方伯先生》和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但《登高》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怀滕方伯先生》则在情感上更加细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