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01
蓦山溪 宿栖云精舍
作者:董元恺 〔清代〕
参天黛色,染遍湖波绿。
无数乱峰横,辨三径吾庐修竹。
开扉猿鸟,花雨过疏钟,清泉麓。
朱阑曲。流水和云宿。
一瓶一钵。白日消棋局。
香积腐儒餐,更随分山肴野蔌。
六时寂寂,万壑变晴阴,张公谷。
君迁木。梅老茶初熟。
在高耸入云的山色映衬下,湖面呈现出一片绿色。
无数的奇峰横亘,能辨认出通向我家小屋的三条小径,旁边是修长的竹子。
我打开门,猿鸟在呼唤,花瓣雨洒落在稀疏的钟声中,清泉流淌在山麓。
朱红的栏杆曲折蜿蜒,流水与云彩在此栖息。
一瓶清酒,一钵素饭,白天在棋局中消磨光阴。
香积寺的腐儒餐,随意品尝山间的野菜和蔬菜。
六时之间静谧无声,万壑之间阴晴变幻,张公谷里景色如画。
你迁移而来的木材,梅树已经长出了初熟的茶叶。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隐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董元恺隐居于栖云精舍期间,表现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清代是一个文人追求个性与自由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厌倦。
《蓦山溪 宿栖云精舍》是董元恺在隐居生活中所作的一首山水诗,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情描绘。开篇即以“参天黛色”引入,展现出高大山脉的壮丽,通过“湖波绿”勾勒出湖水的清澈与生机,诗人以极具画面感的笔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
接着,诗中描绘了山间的三条小径和修竹,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仿佛在表达一种隐居的理想生活。开门见到猿鸟的欢鸣与花雨的洒落,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清泉流淌则更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生活的细节,提到“一瓶一钵”的简朴生活,以及在棋局中消磨时光的悠闲。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诗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诗尾提及“梅老茶初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整体上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诗中提到的“朱阑”指的是什么?
“香积腐儒餐”中提到的“腐儒”是指?
《蓦山溪》 vs. 《山中问答》
以上内容不仅提供了对《蓦山溪 宿栖云精舍》的详细解读,也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的多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