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03
原文展示:
岭表生异人,始兴最开先。余公亦崛起,屹屹天圣间。圣代丘文庄,富学迈昔贤。忆余童丱时,尝听家君言。吾郡有桑生,恃才颇轻儇。公见即识之,进奖席每前。夫人出佩玉,珍馔罗绮筵。当时吐哺风,与古能比肩。公文根理要,不肯事纤妍。奈何浮薄子,辄尔论议喧?子的来公乡,年往志愈坚。共余曲江宴,面带鲸海颜。问公石屋在,世业存遗编。君今为县吏,宦辙如邮传。庙堂亦无意,何以不少怜?使君自天来,万里往复旋。君才岂不办,古道多屯邅。叹息时所尚,为废循吏篇。
白话文翻译:
岭南地区孕育了非凡的人物,始兴县最为突出。余公也崭露头角,在天圣年间屹立不倒。圣明的时代有丘文庄,学识超越了古代的贤人。回忆我童年时,曾听父亲说过。我们郡里有位桑生,依仗才华颇为轻浮。公一见便能识别,常在宴席上给予奖励。夫人佩戴着玉饰,珍馐美味摆满华丽的宴席。当时的风气,能与古人相媲美。公的文章根植于理要,不愿追求纤细的妍丽。为何那些轻浮的人,总是议论纷纷?你来到公的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志向更加坚定。我们曾在曲江宴会上相聚,你面带海洋的风采。询问公的石屋所在,世代的事业留存于遗编之中。你如今成为县吏,仕途如同传递的邮差。朝廷似乎无意,为何不多加怜悯?使君从天而来,万里往返。你的才华岂不能胜任,但古道多艰难。叹息时代的追求,使得循吏的篇章被废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是归有光为友人张子的送别之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仕途变迁和对古道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京师与友人张子的分别时所作。张子的在一年内三次调任县令,仕途多变,归有光对此表示同情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道的怀念和对时代风尚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子的仕途变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对时代风尚的批评。诗中,归有光用“宦辙如邮传”来形容张子的仕途多变,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朝廷的不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古道的怀念,如“叹息时所尚,为废循吏篇”,反映了作者对传统道德和政治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写,折射出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张子的仕途变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对时代风尚的批评。诗中透露出对古道的怀念和对传统道德和政治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岭表”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岭南地区 B. 岭北地区 C. 岭东地区 D. 岭西地区
“余公”在诗中指的是谁? A. 余靖 B. 余秋雨 C. 余光中 D. 余华
诗中的“子的”指的是谁? A. 归有光 B. 张子的 C. 桑生 D. 丘文庄
“宦辙如邮传”这句话用什么比喻来形容仕途的变迁? A. 邮差 B. 邮船 C. 邮车 D. 邮局
诗中提到的“曲江宴”象征着什么? A. 文人雅集 B. 政治会议 C. 军事会议 D. 商业交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