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51
原文展示:
壬戌南还作 其一 归有光 〔明代〕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 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 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 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 时序值暮春,光景信明淑。 市邑临水折,岸柳新雨沐。 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 同行近百艘,晨夕相追逐。 挂席雁翅接,转棹鱼尾续。 长闻夜集喧,又见风排簇。 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 非有弹冠庆,相呼入山麓。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皇都的大门,清澈的水面明亮得仿佛可以捧起。 强劲的风卷起羊角般的旋风,飞沙旋转如同雾气织成的薄纱。 乘着快意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时又像转动的车轮。 长长的河流横亘千里,曲折的溪流常常有九道弯。 时节正值暮春,景色确实明亮而美好。 城市依水而建,曲折有致,岸边的柳树刚刚被雨水洗净。 想要询问北方的故旧,但因为南行的期限紧迫。 同行的船只近百艘,日夜相互追逐。 船帆像雁群的翅膀一样相连,船桨像鱼尾一样接续。 常常听到夜晚集会的喧闹,又见到风中的排列紧密。 所遇到的都是南方的珍宝,为何要放弃北方的玉石? 并非有官帽庆祝,而是相互呼唤进入山脚。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明代壬戌年(1562年)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和对北方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南归途中所作,通过对沿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南方美景的喜爱和对北方的思念之情。诗中“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一句,反映了他对南方珍宝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北方故旧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南归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诗中“渌水明可掬”、“岸柳新雨沐”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南方春天的明亮和美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北方的思念,如“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表达了对故旧的牵挂和对南行期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归有光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南归途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南方美景的喜爱和对北方的思念之情。诗中“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一句,反映了对南方珍宝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北方故旧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归有光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渌水明可掬”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澈的水面明亮得仿佛可以捧起 B. 水面波光粼粼 C. 水面平静如镜 答案:A
诗中“高风抟羊角”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南方的珍视 B. 对北方的思念 C. 对旅途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