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44
原文展示:
邢州叙述三首 其三 归有光 〔明代〕
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 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 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 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 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 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 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 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 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 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 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 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 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 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 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县令并未完成任期,稍作升迁成为邢州的辅佐官员。 虽然邢州离京城不远,但感觉就像被流放到湘水边一样。 回家修缮祖先的房屋,决心回归田园生活。 因此在岔路口哭泣,前进或停止都不自由。 也留恋微薄的俸禄,整理行装准备乘船离开。 一路行至齐鲁之地,园中的石榴花盛开。 离开船只踏上广阔的陆地,道路两旁排列着梨树和枣树。 初次见到裁剪苜蓿,进入郡城询问名马的情况。 应当安抚疲惫的百姓,但天马般的英才不可求。 检查民间的征召情况,上下都没有怨言。 汝南地区有许多名士,太守被誉为贤明的侯爵。 夜以继日地处理民政事务,传达皇上的旨意。 郡中的事务日渐减少,我得以享受闲暇。 闭门谢客,专心校对古书。 自然能够包容隐居的官吏,退朝后常常悠闲自得。 但辜负了一生的志向,无法分担圣世的忧虑。 等待河面冰层融化,我将驾车回归山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文学家,江苏昆山人。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散文家,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嘉靖三大家”。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作也颇具特色,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邢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归有光个人的官场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而“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如“园花开石榴”、“梨枣列道周”等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而“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等句,则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英才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为令既不卒,稍迁佐邢州。
虽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过家葺先庐,决意返田畴。
所以泣歧路,进止不自由。
亦复恋微禄,俶装戒行舟。
行行到齐鲁,园花开石榴。
舍舟遵广陆,梨枣列道周。
始见裁苜蓿,入郡问骅骝。
维当抚彫瘵,天马不可求。
闾阎省徵召,上下无怨尤。
汝南多名士,太守称贤侯。
戴星理民政,宣风达皇猷。
郡务日稀简,吾得藉馀休。
闭门少将迎,古书得校雠。
自能容吏隐,退食每优游。
但负平生志,莫分圣世忧。
伫待河冰泮,税驾归林丘。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归有光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城市生活 D. 旅行生活
诗中的“石榴”象征什么? A. 繁荣和富贵 B. 悲伤和忧愁 C. 孤独和寂寞 D. 战争和冲突
诗中的“骅骝”象征什么? A. 英才 B. 平庸 C. 懒惰 D. 贪婪
诗中的“河冰泮”象征什么? A. 等待和希望 B. 绝望和放弃 C. 寒冷和孤独 D. 炎热和烦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