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8:06
凭栏天际荡心胸,一片云飞接岱宗。
缥缈层檐疑结蜃,等闲高卧笑元龙。
自传家学三千众,谁数仙居十二重。
乃问芙蓉楼上客,何如东海表齐封?
站在栏杆边,心胸开阔地眺望天际,远处的云朵飞舞,似乎与岱宗相接。
那轻盈的屋檐,让人怀疑是蜃楼幻影,随意高卧时不禁对元龙大笑。
自以为家传的学问有三千人之多,又有谁能数得清仙居的十二层楼阁?
于是问坐在芙蓉楼上的客人,东海之滨的齐封与此相比如何?
马士骐,清代诗人,字元之,号清风,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以诗文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齐云楼》创作于清代,正是文人游览名胜、吟咏的盛行时期。诗人在游览齐云楼时,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借此表达对生活、学问与理想的思考。
《齐云楼》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思想的感悟之作。诗的开头,诗人凭栏远眺,心胸开阔,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云飞与岱宗的描绘,意在表现景色的壮丽与广袤,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用“蜃”字暗示了对幻境的追求,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谦地提到家学与仙居,表现出一种对学问的反思与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最后,诗人用“乃问芙蓉楼上客”引入对话,展示了与友人间的轻松互动,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深刻而又不失灵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洒脱与风趣。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岱宗”指的是哪个山?
A. 泰山
B. 黄山
C. 华山
“等闲高卧笑元龙”中的“元龙”可能指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神话中的龙
C. 诗人的朋友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向友人提问?
A. 书信
B. 面对面
C. 诗句
答案: 1.A 2.A 3.C
这些参考资料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