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41
《示师文》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你的父亲已经过得很辛苦,你的生活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应该修身养性,不必过于关心田园的事情。
花已凋落,江城的傍晚,炊烟弥漫,野外的树木也显得昏暗。
此时的光景与往常不同,最好是隐居在山村之中。
王冕,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人生态度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清贫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示师文》创作于王冕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自我修养的追求。他以父亲的艰辛为引子,强调修身的必要性,表达出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示师文》是一首深富哲理的诗作,王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尔父既清苦”,即以父亲的辛苦为切入点,揭示社会中的艰辛与苦闷,暗示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修养。
接着,诗人提到“且宜修道德”,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修养比田园的富饶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面对世俗的纷扰,王冕选择了隐居山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在意象上,“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显萧瑟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只合住山村”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回归,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
这句点明了父亲的艰辛,反映出生活的困苦,暗示自己也难以自夸。
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
提出修身养性的主张,强调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非追求外在的物质。
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
描绘了凋零的花朵与江城的傍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适合选择隐居山村,体现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一种超然、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示师文》的主题是什么?
王冕在诗中提到的“尔父既清苦”是为了强调什么?
诗中“只合住山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王冕与陶渊明的作品都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价值,但王冕更关注于道德修养,而陶渊明则突出自然与田园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