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2:44
即事
作者:李流谦 〔宋代〕
山路仍多雨,秋天最易阴。
呼舟乱滩响,倚杖俯溪浔。
风力凭江横,云容隐树深。
一寒遽如许,料理欲归心。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多雨的山路,容易阴沉的气候。舟艇在急流中发出喧闹的声响,诗人倚着拐杖俯视溪水流淌。风力在江面上横扫,云彩隐匿在深深的树林中。寒意突然袭来,心中渴望回家的情感愈发强烈。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此类主题在宋诗中常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年不详,字仲明,号东海,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简练。
诗作写于秋季,正值多雨时节,诗人或是在游历途中,因外在环境引发了内心的回忆和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以秋天的气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雨中山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阴郁而又深远的氛围。诗的开头两句“山路仍多雨,秋天最易阴”,直接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的特征,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接下来的“呼舟乱滩响,倚杖俯溪浔”,描绘了舟行水中的声音与诗人倚杖观水的静谧,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风力凭江横,云容隐树深”,此处通过“风力”和“云容”增强了自然景色的动感和层次感,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渺小的感觉。最后两句“一寒遽如许,料理欲归心”,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气候加深了思乡之情,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渗透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环境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呈现出一种深沉的生活哲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填空题:诗中“呼舟乱滩响,倚杖俯_____浔。”
判断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