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4:00
山中遣兴五首
作者: 李流谦
嗣圣承尧禹,图书未见之。
兵威轻破竹,天意决占龟。
燕雀甘藜莠,蛟龙或沼池。
但令无战伐,贫贱亦何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民众安宁的向往, 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提及,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的开头提到“嗣圣承尧禹”,意思是继承尧舜的圣贤治理,然而如今却未见图书(即治国的良策)。接着提到“兵威轻破竹”,暗指武力的威胁如同轻易折断竹子一样;而“天意决占龟”,则意味着天意未必支持当前的局势。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无战乱的愿望,认为即便生活贫困也无所谓。
作者介绍:李流谦,字君实,号松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战乱频发的时代,诗人借山中之兴,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
这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透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理想的治国之道与现实的战争威胁进行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开篇以“嗣圣承尧禹”引入,既彰显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又暗含了对当今统治者缺乏智慧的失望;而“兵威轻破竹”则突显了当时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恐惧。
此外,诗中提到“燕雀甘藜莠”,通过对小鸟与野草的描绘,象征了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脆弱与无奈,进而引发对社会底层的关怀。结尾处的“但令无战伐,贫贱亦何辞”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认为只要没有战争,生活的贫困便不再是问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强调在无战乱的环境中,生活的贫穷不再是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嗣圣承尧禹”中的“嗣圣”指的是什么?
A. 继承圣明的治理
B. 继承财富
C. 继承名声
诗中提到的“兵威轻破竹”是用来形容什么?
A. 军队的威力
B. 竹子的脆弱
C. 战争的无奈
诗的结尾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希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