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9:58
歧路今如此,还堪恸哭频。
关中成久客,海上老诸亲。
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
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
这条岔路如今竟是这样,令人痛哭流涕。
在关中已成为长久的客人,海上的亲人年事已高。
谷口的田地应该荒废了,故乡的山草又是春天。
年年消磨壮志,白白做个写信的人。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于漂泊生活的深刻感悟。可以联系到古代游子漂泊的情景。
马戴(约公元703年-公元755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关中,生平多次任职于朝廷与地方,作品以边塞诗和咏史诗著称。《长安书怀》是其在流亡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外漂泊多年,思念故乡与亲人的心情沉重。诗中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长安书怀》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作者以“歧路今如此”开篇,直接抒发了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悲哀,暗示了人生的选择与困境。接下来的“还堪恸哭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痛苦。
诗中提到的“关中成久客”,突显出作者长期漂泊的孤独与无助,表明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描绘的“海上老诸亲”,则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亲人衰老的忧虑。
“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这句则体现了对故乡变迁的感慨,虽是春天,然而故乡的田地却可能因自己的缺席而荒废,象征着一种生离死别的无奈与悲伤。
最后一句“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总结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年复一年,他的壮志已被生活的琐事消磨殆尽,唯有写信寄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无奈,揭示了身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与亲人逐渐老去的深切感触。
诗中的“歧路”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海上老诸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表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体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表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不安。
杜甫《春望》:在表达对故乡的忧虑时,情感更加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