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2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20:46
好事近(送春)
作者: 蔡幼学 〔宋代〕
日日惜春残,春去更无明日。
拟把醉同春住,又醒来岑寂。
明年不怕不逢春,娇春怕无力。
待向灯前休睡,与留连今夕。
每天都惋惜春天的残余,春天离去后再也没有明天。
我想借着醉意留住春天,却又醒来时发现一片寂寞。
明年我不怕再遇不到春天,唯独担心娇嫩的春天再也没有力量。
待我在灯下休息,不妨留连这今夜的美好。
“惜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美好的事物,而对春天的惋惜则反映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该词中的“醉”与“春”相结合,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出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蔡幼学,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资料传世,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词创作于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无奈期待,反映了词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好事近(送春)》不仅仅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词,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词中通过对春天的惜别,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日复一日的惋惜,突显出生命中的无奈与孤独;“拟把醉同春住”的想法,既是对快乐的追求,也是对现实寂寞的逃避。诗人在醉意中希望能够留住春天,但转瞬却又醒来发现一片寂静,这种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孤独感的表达。
在未来的期待中,“明年不怕不逢春”,反映出一种消极的接受态度,似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然麻木。而“娇春怕无力”则传达了对生命活力的担忧,春天的力量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失去它也就意味着对生活的无能为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及生命的深刻思考,使人忍不住沉浸在那种既美好又哀伤的氛围中。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惜别,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感慨。
诗中的“日日惜春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拟把醉同春住”中“醉”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明年不怕不逢春”反映了怎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