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楼令 立秋有感

《南楼令 立秋有感》

时间: 2025-05-06 17:47:11

诗句

凉意觉飕飕。

庭阴暑渐收。

又西风报到新秋。

时序易迁人事改,哀乐感,注心头。

愈老愈多愁。

愁来不自由。

好韶华已付东流。

半世辛劳年耳顺,仍故我,此生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7:11

原文展示:

凉意觉飕飕。庭阴暑渐收。又西风报到新秋。时序易迁人事改,哀乐感,注心头。愈老愈多愁。愁来不自由。好韶华已付东流。半世辛劳年耳顺,仍故我,此生休。

白话文翻译:

凉意渐渐袭来,庭院的阴影中,暑气已经逐渐消退。又是一阵西风,带来了新的秋天。时光易逝,人事也随之改变,心中充满了哀伤与快乐的感慨。年岁越大,愁苦越多,愁苦来时难以自控。美好的时光已经随水东流,经过半辈子的辛劳,年纪也到了耳顺之年,依然觉得自己此生已经无所追求。

注释:

  • 飕飕:形容凉风吹拂的声音。
  • 庭阴:庭院的阴影,指遮蔽的地方。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哀乐感:感受到的悲伤与快乐。
  • 愈老愈多愁:随着年龄的增长,愁苦的事情越来越多。
  • 耳顺:指年纪达到六十,听力渐渐变好,通常比喻人到中老年,处事应对更加成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榕,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南楼令 立秋有感》创作于立秋时节,正值季节交替之际,作者借此时机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苦乐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南楼令 立秋有感》以清新的季节变化为背景,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开篇通过“凉意觉飕飕”展现出初秋的凉爽,紧接着“庭阴暑渐收”则描绘了庭院中逐渐消散的暑气,生动地表现了季节的交替。第三句“又西风报到新秋”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新的时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接下来的句子“时序易迁人事改”则引出了人生的感慨,作者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经历的悲欢离合也在不断变换,内心的哀乐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愈发沉重。诗人通过“愈老愈多愁”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愁苦的积累,显示出对人生的无奈和感伤。

“好韶华已付东流”一句则是对青春流逝的无情感慨,经过了半生的辛劳,诗人感到自己已经到了耳顺之年,似乎对未来失去了追求的动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与个人命运的深邃思考,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意觉飕飕:初秋的凉意扑面而来,表现出季节的变化。
  2. 庭阴暑渐收:庭院中的阴影逐渐变得清凉,暑气消散,暗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
  3. 又西风报到新秋:西风送来了新的秋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变化。
  4. 时序易迁人事改:时光流逝,人的命运与经历也在不断变化。
  5. 哀乐感,注心头:内心感受到悲伤与快乐的交织。
  6. 愈老愈多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忧愁不断增加。
  7. 愁来不自由:忧愁降临时难以控制,无法自拔。
  8. 好韶华已付东流: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随时间流逝而去。
  9. 半世辛劳年耳顺:经历了半生的辛劳,年纪已到耳顺之年。
  10. 仍故我,此生休:尽管如此,内心感到无所追求,似乎对生活感到迷茫与疲惫。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西风报到”,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哀乐感,注心头”,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感。
  • 象征:季节变化象征人生的变迁,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立秋为切入点,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生活苦乐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凉意: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人生的冷暖。
  2. 庭阴:反映出生活的环境与内心的宁静。
  3.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时光流逝的无情。
  4. :代表着人生的苦涩与不安。
  5. 韶华:美好的时光,象征青春的短暂与宝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凉意觉飕飕”中的“凉意”指什么?

    • A. 夏天的炎热
    • B. 秋天的清凉
    • C.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提到“愈老愈多愁”,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年龄越大,快乐越多
    • B. 年龄越大,忧愁越多
    • C. 年龄与情感无关
  3. “好韶华已付东流”中的“东流”象征着:

    • A. 时光的流逝
    • B. 财富的增加
    • C. 感情的升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秋词》刘禹锡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2. 《秋夕》:描写了秋天的夜晚与孤独感,情绪与《南楼令》相似,但更侧重于环境的描写。
  3. 《秋词》: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人生哲理,与本诗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天晓角·烟林褪叶 昼锦堂 其三 姜石帚馆水磨方氏,会饮总宜堂,即事寄毛荷塘 莺啼序·春晚感怀 丹凤吟 无射商赋陈宗之芸居楼 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好事近(秋饮) 齐天乐(赠姜石帚) 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宴清都·万壑蓬莱路 烛影摇红 其五 寿嗣荣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兴云蒸 成群逐队 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筋疲力倦 儿字旁的字 讵耐 折文旁的字 自今而后 凶开头的成语 克字旁的字 一片汪洋 爿字旁的字 望夷 永生永世 当今无辈 包含诤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蹐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