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楼令 其一 正月初六日茸城归舟,风雨不已,写此寄慨

《南楼令 其一 正月初六日茸城归舟,风雨不已,写此寄慨》

时间: 2025-05-07 23:42:41

诗句

急景逼残冬。

兼旬雪更风。

感劳生、人似征鸿。

已到今年人日近,依旧是,雨濛濛。

船尾响丁东。

闲愁特地浓。

倚篷窗、梦也惺忪。

见说明朝春又至,惊老大,忒匆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41

原文展示

急景逼残冬。兼旬雪更风。
感劳生人似征鸿。已到今年人日近,
依旧是,雨濛濛。船尾响丁东。
闲愁特地浓。倚篷窗梦也惺忪。
见说明朝春又至,惊老大,忒匆匆。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到来,但寒冬依依不舍,
十天的雪和风更显得寒冷。
我感到世人如同孤独的鸿雁,
转眼又到了新年,
依旧是细雨纷飞,
船尾发出滴答的声响。
闲愁愈发浓郁,
倚着篷窗,梦中仍是朦胧。
忽然听闻明天春天又要来了,
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匆匆。

注释

  • 急景:急促的景象,形容天气变化快。
  • 逼残冬:迫近严冬,即冬天即将结束。
  • 兼旬:这十天,通常用来指某个时间段。
  • 感劳生人:感叹生活的艰辛,与征鸿(鸿雁)相似,表明孤独与流浪。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过年之后的人日。
  • 丁东:船尾的水声,形容船行时的声音。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闲得无聊时产生的忧愁。
  • 倚篷窗:靠在船的篷窗旁,形容心情的放松。
  • 惊老大:感叹时光匆匆,令人感到年华已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季震,号云峰,山西人。其诗风清新,题材多样,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慨为主题,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创作于正月初六,作者在归舟途中,经历风雨,借景抒情,表达人生如旅,感叹岁月流逝的情感。

诗歌鉴赏

《南楼令 其一》是一首描写寒冬与即将来临的春天的词作。全词通过急景与寒冷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急景逼残冬”直接引入了冬天即将结束的氛围,而“兼旬雪更风”则进一步增强了天气的恶劣,给人一种压迫感。诗人将自己比作“征鸿”,既表达了孤独的感受,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渴望。

随着节令的变化,诗人通过“依旧是,雨濛濛”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交织的情感。船尾的“丁东”声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内心情感的回响,增添了词作的细腻。最后,诗人对于“明朝春又至”的感悟,虽有惊叹,却也隐含着对时光匆匆的无奈感,显得更加深刻。

整首词作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景逼残冬:急促的景象逼近了寒冬,暗示冬天即将结束。
  2. 兼旬雪更风:这十天里,雪与风相伴,描绘了恶劣的天气。
  3. 感劳生人似征鸿:感叹生活的艰辛,像孤独的鸿雁流浪。
  4. 已到今年人日近:新年已经到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5. 依旧是,雨濛濛:尽管新年到来,依然是细雨绵绵。
  6. 船尾响丁东:船尾的水声,增添了孤独感。
  7. 闲愁特地浓:无所事事的闲愁愈发明显。
  8. 倚篷窗梦也惺忪:依靠在船的篷窗旁,梦中仍是朦胧的状态。
  9. 见说明朝春又至:听闻明天春天又要来了。
  10. 惊老大,忒匆匆:感叹岁月的匆匆,令人感到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征鸿,表达孤独与漂泊感。
  • 拟人:天气的“急景”和“丁东”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对仗上较为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通过描写冬天与春天的交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它反映了人在自然变化中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对未来的期盼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冬:象征着困苦与孤独。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鸿雁:象征着孤独与流浪。
  • 细雨:象征着无奈的情感与岁月的细腻流淌。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征鸿”指代什么?

    • A. 友人
    • B. 孤独的旅人
    • C. 风景
  2. “船尾响丁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孤独
    • C. 宁静
  3. 诗人在诗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在哪一句?

    • A. “急景逼残冬”
    • B. “惊老大,忒匆匆”
    • C. “已到今年人日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然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叹,但高燮的《南楼令 其一》更加注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豪放人生的追求与对酒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江村杂兴 其九 春暮有感二首 其一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三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三 舟入蔡河怀徐幼文 寄诸葛同知彦飞 皂角滩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其四 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 舟泊南湖有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兼权熟计 聿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言多伤行 鼓字旁的字 铜陌 衬料 澄思寂虑 正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应名点卯 金字旁的字 买贱卖贵 鬯字旁的字 包含越的成语 包含手的成语 实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