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时间: 2025-05-02 04:44:39

诗句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39

原文展示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白话文翻译

我庭院里的乌鹊栖息,清晨时分就散去。
这难道是因为它厌倦了这里,也是为了觅食的缘故。
饥饿能驱使人,扰扰无宁静的晨暮。
不然也无所谓,难道乐意沾染尘土?
我有三间茅屋,自小鲜有外人光顾。
努力耕作自给自足,家里鸡和猪也能养活。
即使晚上误了收稻,依旧像兔子一样迅速奔跑。
在这枫树林下已六年,不知岁月流逝。
身体尚且强健,喝酒时随意游走山间。
醉归时常自笑,未辜负这双草鞋。
一生喜爱追求隐逸,虽然年老仍希望有机遇。
秋风送来一叶小舟,继续向剡溪的路上行。

注释

  • 乌鹊:乌鸦和喜鹊的统称,表示鸟类。
  • 晨暮:指早晨和傍晚,诗中暗指时间的流逝。
  • :指茅草,表示用茅草盖的房屋。
  • 鸡豚:鸡和猪,表示生活的自给自足。
  • 剡溪:剡溪是中国浙江省的一条河流,风景优美,是诗人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生于浙江绍兴。他以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是他在田园生活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是一首反映陆游晚年心境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庭院里的乌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乌鹊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陆游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他所提到的“饮啄故”,暗示了人类对于生存的本能需求。诗人用“饥能驱人”来反映生活的无奈,同时又对纷扰的尘世表示了不屑。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写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表示自己自给自足,过着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在诗的后半部分,陆游通过“醉归每自笑”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岁月已逝,身体渐老,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的结尾提到“秋风送片帆”,不仅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乌鹊在我的庭院里栖息,清晨就离开,表现了鸟类的习性和自然的流动。
  2.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这难道是它们厌倦栖息的地方,也可能是为了觅食。
  3.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饥饿能驱动人,生活扰攘,没有宁静的晨暮。
  4.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如果不是这样,那也无所谓,难道乐意沾染尘土?
  5.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我有三间茅屋,自小很少有人光顾。
  6.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努力耕作自给自足,家里的鸡和猪也可以养活。
  7.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即使晚上误了收稻,也像兔子一样迅速奔走。
  8.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在这枫树林下已六年,不知岁月流逝。
  9.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身体尚且强健,喝酒时随意游走山间。
  10.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醉归时常自笑,未辜负这双草鞋。
  11.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一生喜爱追求隐逸,虽然年老仍希望有机遇。
  12.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秋风送来一叶小舟,继续向剡溪的路上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脱兔”比喻归家的急迫。
  • 拟人:乌鹊的行为被赋予人类的情感。
  • 对仗:如“晨暮”与“饮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倦,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诗人虽年老但依然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灵。
  • 茆三间:代表简单的田园生活。
  • 鸡豚: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剡溪:象征理想的归宿和人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鹊的鸣叫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无情
    B. 人生的无奈
    C. 生活的烦恼
    D. 内心的宁静

  2. 陆游在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田园生活
    C. 城市的繁华
    D. 诗歌创作

  3. 诗中提到的“剡溪”象征什么? A. 过去
    B. 理想的归宿
    C. 现实的烦恼
    D. 家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终南山》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田园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强调生活的实际和内心的豁达,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宁静和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醉太平 其三 题醉仙图为念因寿 醉太平 其二 吴兴 醉太平 其一 悠然阁偶题 醉太平 匠中作 醉太平 再宿紫竹阿 醉太平 冬夜 醉太平 醉太平 无题 醉太平 醉太平 自题履错集赠冯惕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饥雷 猫睛 农船 秽囊 林下风度 追本求源 月字旁的字 以容取人 立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逸韵高致 玄字旁的字 述语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