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3
忆秦娥 秋夜即事
作者: 方彦珍 〔清代〕
灯明灭。牢骚几许愁怀结。愁怀结。
栖鸦绕树,争啼皓月。
款步苍苔寻落叶。
惊闻断续哀音切。哀音切。
何处飘来,数声风笛。
灯光闪烁着熄灭,心中有多少牢骚愁苦交织在一起。
栖息的乌鸦在树上盘旋,争相在明亮的月下啼叫。
我缓步在苍苔上寻找落叶。
突然听到断断续续的哀音,令人心痛。
这哀音是从何处飘来的?只有几声风笛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栖鸦”、“风笛”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方彦珍,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其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具有清新隽永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秋天象征着收获与凋零,诗人正是在这样一个孤寂的夜晚,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愁苦。
《忆秦娥 秋夜即事》是一首充满秋夜氛围的抒情诗,诗人在灯光明灭之际,思绪万千,心中满是牢骚与愁苦。诗的开头以“灯明灭”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紧接着便是对内心愁苦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栖鸦绕树,争啼皓月”,这一句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情绪。乌鸦的啼叫与皓月相映成趣,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接下来,诗人缓步在苍苔间,寻找落叶,这一动作不仅是对秋天景象的描写,也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追忆。
最后的“何处飘来,数声风笛”,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风笛的声音如同悠扬的思念,令人心生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愁苦,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在秋夜中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情感基调深沉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栖鸦”意象代表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繁荣
诗人为什么缓步在“苍苔”上?
a) 寻找落叶
b) 感受秋天的气息
c) 思念往事
“何处飘来,数声风笛”中风笛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哀愁
c)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