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

时间: 2025-04-27 12:16:51

诗句

石鼎*松风,茗饮老来多怯。

唤起雪堂清兴,*鹧斑金屑。

橘中有乐胜商山,香味不容说。

觉我胸中*磊,被春江澄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6:51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
——王恽〔元代〕

石鼎松风,茗饮老来多怯。
唤起雪堂清兴,鹧斑金屑。
橘中有乐胜商山,香味不容说。
觉我胸中磊,被春江澄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品尝东坡的桔乐汤时,所感受到的清新和愉悦。诗人以“石鼎松风”开篇,表现出一派自然清幽的环境,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饮茶却感到更加的怯弱。接着,作者回忆起在雪堂中享受清兴的情景,勾起了心中的愉悦;而“鹧斑金屑”则暗指美味的桔乐汤,令人心醉。最后,诗人感叹,桔子中所蕴含的乐趣比商山的美景更胜一筹,那种香味难以言表,令人心中愉悦如春江水般澄澈。

注释

  1. 石鼎:用石头制成的鼎,古代煮药或饮食用的器具,象征传统与自然的结合。
  2. 松风:松树的风声,代表着清幽的自然环境。
  3. 茗饮:饮茶,传统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4. 雪堂:指清幽的居所,通常指文人雅士的书房。
  5. 鹧斑金屑:比喻美味的食物(桔乐汤)如同鹧鸪鸟的斑点,形象生动。
  6. 商山:指商山的美景,寓意美好;这里用来和桔乐汤的香味进行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云,号澄江,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文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元代,正值文人雅士对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东坡桔乐汤是一种古代名汤,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王恽在品尝此汤时,感受到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是王恽的一首极具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的作品。开篇“石鼎松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清新的环境,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场景。接下来,诗人以“茗饮老来多怯”直抒胸臆,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饮茶时的怯弱与不安,隐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与对生命流逝的反思。这种情感,与后续的“唤起雪堂清兴”相呼应,诗人回忆起在清幽的雪堂中品茶的快乐,显得更加珍贵。

“鹧斑金屑”一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桔乐汤的美味,更传达出一种对美食的赞美与享受,仿佛将那份乐趣和美味浓缩在这一句之中。至于“橘中有乐胜商山”,则是对桔乐汤的颂扬,强调其香味无与伦比,甚至超越了山水的美丽。这种对比手法,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觉我胸中磊,被春江澄彻”收尾,展现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澄明,仿佛在品味桔乐汤之后,心中烦恼都一扫而空,回归了一种纯净的状态。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王恽独特的文人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鼎松风:描绘环境,暗示了自然的清新。
  2. 茗饮老来多怯:表达年长后对饮茶的怯弱感,反映内心的感慨。
  3. 唤起雪堂清兴:回忆起在清雅居所的快乐,带有怀旧情绪。
  4. 鹧斑金屑:比喻桔乐汤美味的细腻,暗含对食物的赞美。
  5. 橘中有乐胜商山:强调桔乐汤的独特香味,超越自然美景。
  6. 觉我胸中磊,被春江澄彻:总结情感,展现心境的宁静与明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鹧斑金屑”,将美味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象生动。
  • 对比:将桔乐汤与商山美景相对照,突出其独特性。
  • 拟人:通过“觉我胸中磊”,赋予心情以生命,形成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生活与心灵的和谐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鼎:象征传统与自然的结合,暗示饮食文化的根源。
  2. 松风:代表清幽自然,营造宁静的氛围。
  3. 茗饮: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4. 雪堂:代表清雅的居所,寓意心灵的高洁。
  5. 桔乐汤:美食的象征,体现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鼎松风”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悠闲生活
    • B. 自然的清新氛围
    • C. 年龄的增长
    • D. 美食的香气
  2. “觉我胸中磊”中“磊”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心情烦闷
    • B. 心灵宁静
    • C. 生活艰辛
    • D. 饮食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恽的《好事近》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恽更侧重于饮食与内心的感受,而苏轼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王恽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後小健戏题 幽居 夜坐忽闻村路报晓铁牌 村舍杂书 拟古四首 其三 新作火阁 午枕 旅次有赠 春行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祠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玉度 和睦相处 邮局 生关死劫 滟滪堆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醍醐灌顶 贪污受贿 辛字旁的字 食不充口 耂字旁的字 分床同梦 虫字旁的字 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