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0:33
好事近 彭嫣词,为北山楼主人作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原文展示:
眠雨茂陵秋,曾赋上林游猎。谁乞金茎澄露,疗琴心消渴。相哀几辈赖云鬟,高楼句愁绝。肯伴鸱夷一舸,胜双清珰札。
白话文翻译:
在秋雨绵绵的茂陵,我曾写过关于上林苑游猎的诗篇。谁能求得那金色的露珠,来解我琴心的干渴呢?相同的哀愁几代人都依赖着云鬟,似乎在高楼里愁苦的句子已经绝迹。愿意陪伴我乘坐鸱夷的船,比那双清的珰札还要好。
注释:
- 眠雨:指的是细雨绵绵,给人以恬静之感。
- 茂陵:古代汉代的陵墓,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上林:指的是上林苑,汉武帝时期的皇家狩猎场。
- 金茎澄露:金色的露珠,象征珍贵的事物。
- 琴心消渴:比喻内心的渴望与情感的空虚。
- 云鬟:古代女子的发型,象征美丽和柔情。
- 鸱夷:古代乐器或船只,象征情感寄托。
- 双清珰札:指的是清雅的饰品,象征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上林游猎: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成》,描述汉武帝时期的游猎活动,象征权力与富贵。
- 云鬟:常用于古诗词中,形容女子的美丽与柔情,代表了许多文人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北山楼主人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游猎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反映了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游猎生活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首句“眠雨茂陵秋”,描绘了秋雨中的宁静,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而“曾赋上林游猎”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日欢愉的追忆。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尤其是“谁乞金茎澄露,疗琴心消渴”的句子,展现了对情感寄托的渴求。在最后,诗人希望能与鸱夷同行,超越俗世的追求,体现了对真挚情感与灵魂伴侣的向往。整首词以清新而富有哲思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 茂陵:历史的象征,代表过往的记忆与沉淀。
- 金茎澄露:象征珍贵、美好的事物,寄托情感的渴求。
- 云鬟:代表女子的美丽与柔情,象征着诗人对爱的向往。
- 鸱夷: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灵魂的伴侣。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哪个地方?
- “金茎澄露”象征了什么?
- 诗中“云鬟”指代的是哪个群体?
-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更为直接与情感浓烈。
- 柳永《雨霖铃》: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地强调了离愁别绪,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评论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