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16
流水桃花出洞香,通津不用问渔郎。
采芝昔有秦人隐,歌凤今无楚客狂。
鹤舞霓裳供逸兴,鹿衔山果荐仙觞。
也知此地堪游乐,刘阮何须到异乡。
流水边的桃花散发着芬芳,过渡的水道不必询问渔夫。
昔日的秦人隐士曾在此采摘灵芝,今天却没有楚地的客人狂歌。
仙鹤在霓裳中翩翩起舞,山中鹿儿衔着果实献上仙酒。
我也知道这个地方适合游乐,刘阮何必去异乡呢?
李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富有山水田园气息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桃源洞》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许多文人开始向往隐逸生活,寻找心灵的宁静。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桃源理想生活的追求。
《桃源洞》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通过描绘桃花流水、隐士生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流水桃花出洞香”,以明朗的色彩和清新的气息引入,诗人用自然之美来烘托桃源的幽静与和谐。接着“通津不用问渔郎”,暗示了这种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不需要外界的干扰。
诗中提到“采芝昔有秦人隐”,让人联想到古代隐士的风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歌凤今无楚客狂”则反映了对当下社会的某种失落感,似乎在暗示,现代的喧嚣使得人们失去了那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后半部分“鹤舞霓裳供逸兴,鹿衔山果荐仙觞”,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境,仙鹤与鹿的形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与美感,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最后一句“也知此地堪游乐,刘阮何须到异乡”,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提出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了在美好自然中生活的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希望寻求内心宁静与满足的愿望,强调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采芝昔有秦人隐”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汉人
B. 秦人
C. 唐人
D. 宋人
“鹤舞霓裳”中的“霓裳”指的是什么?
A. 舞蹈的服饰
B. 清晨的露水
C. 仙女的衣裳
D. 太阳的光芒
诗的最后一句“刘阮何须到异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向往远方
B. 对异乡的渴望
C. 赞美故乡的美好
D. 对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