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罗浮

《游罗浮》

时间: 2025-04-29 19:53:40

诗句

二山合璧耸层霄,此日登临眼界饶。

树色苍茫如罨画,泉声清亮似鸣韶。

麻姑峰外琼为馆,织女河边铁作桥。

未服神丹蜕凡骨,此生尘虑已都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3:40

原文展示:

游罗浮
作者: 李亨 〔明代〕

二山合璧耸层霄,此日登临眼界饶。
树色苍茫如罨画,泉声清亮似鸣韶。
麻姑峰外琼为馆,织女河边铁作桥。
未服神丹蜕凡骨,此生尘虑已都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罗浮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两座山峰像合璧一样高耸入云,今天登上山顶,眼界开阔。树木的颜色苍茫,宛如画作,泉水的声音清亮,犹如乐声。麻姑峰外是用美玉建成的馆舍,织女河边则是用铁架成的桥。作者并未服用神仙的丹药以脱离凡尘,然而此生的烦恼与忧虑已经烟消云散。

注释:

  • 合璧:指两山合在一起,像一块璧玉。
  • 层霄:指高耸入云的天空。
  • 罨画:形容树色如同精美的画作。
  • 鸣韶:指美妙的乐声,这里的泉水声如乐声般动听。
  • 麻姑峰:传说中的仙女麻姑所居之峰。
  • :美玉。
  • 铁作桥:形容坚固的桥梁。
  • 神丹:传说中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 尘虑:世俗的烦恼和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亨,明代诗人,字允铨,号匡庐。李亨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广阔的视野。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游罗浮》创作于李亨游览罗浮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罗浮山在古代被视为仙境,李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罗浮》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以“二山合璧”描绘了山的壮丽和气势,带给读者一种开阔的视野,仿佛置身于高远的天空之中。接着,诗人通过“树色苍茫如罨画”来描绘树木的色彩,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泉水声响亮如乐,给人一种清新振奋的感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灵动。后两句则通过对麻姑峰和织女河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使人向往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最后两句“未服神丹蜕凡骨,此生尘虑已都销”,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烦恼的超然态度,尽管未曾追求长生不老的丹药,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已经让他摆脱了世俗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自然与精神层面的升华完美结合,体现了李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山合璧耸层霄”:描绘两座山峰高耸入云,形象生动。
  2. “此日登临眼界饶”:今天来到这里,视野开阔,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3. “树色苍茫如罨画”:树木的颜色如同艺术画作,充满诗意。
  4. “泉声清亮似鸣韶”:泉水流淌的声音清脆动听,像韶乐般悦耳。
  5. “麻姑峰外琼为馆”:麻姑峰外有用美玉建成的仙馆,增添了神秘感。
  6. “织女河边铁作桥”:织女河旁架起了坚固的铁桥,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7. “未服神丹蜕凡骨”:虽然没有服用仙丹,但内心已达到了超凡的境界。
  8. “此生尘虑已都销”:世俗的烦恼已然消散,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色苍茫如罨画”,用画作比喻树木的美丽。
  • 对仗:如“麻姑峰外琼为馆,织女河边铁作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耸层霄”,形容山的高大,以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与超脱。
  • :代表着生命与自然的美。
  • 泉水:象征着灵动与清澈,带来生命的活力。
  • 麻姑峰织女河:神话中的元素,象征着仙境与理想化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罗浮》中“树色苍茫如罨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树木的颜色很单一
    • B. 树色如画作般美丽
    • C. 树木没有颜色
    • D. 树木的颜色很刺眼
      答案:B
  2. 诗中的“未服神丹蜕凡骨”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渴望长生不老
    • B. 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 C. 对仙术的迷恋
    • D. 对人生的绝望
      答案:B
  3. “鸣韶”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乐声
    • B. 安静的环境
    • C. 凶猛的动物
    • D. 人的声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与诗人的感受。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李亨的《游罗浮》: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李白作品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李亨则更显沉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李亨传记与作品分析》
  • 《古诗词的美学与意象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四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江南弄四首 其四 朝云曲 江南弄四首 其一 赵瑟曲 芳树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其二 大观舞歌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九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七 雍雅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四 胤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水仁山 鸟字旁的字 鲁室 飠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活神活现 无幽不烛 间不容缓 艮字旁的字 霜皛 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横戈跃马 忠孝两全 黄字旁的字 令典 贼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