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3
危峰削壁郁岧峣,
贝阕珠宫隐泬寥。
月映梅花来素女,
风鸣松桧奏仙韶。
高吟只恐惊银汉,
扶醉还能度铁桥。
闻道蟠桃今已熟,
定应青鸟远相招。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高耸的山峰和陡峭的悬崖郁郁葱葱,仿佛有贝壳装饰的宫殿隐匿在幽深的云雾之中。月光映照着梅花,仿佛素女从天而降;风吹过松树和桧树,似乎奏响了仙乐。诗人高声吟唱,唯恐惊动了银河,醉意朦胧中依然能渡过那铁桥。听说蟠桃已经成熟,应该有青鸟前来相邀。
李亨,明代诗人,其诗作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道教和佛教思想,表现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盛世,文人们多以山水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和理想。罗浮山作为道教名山,象征着仙人居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罗浮山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罗浮山的瑰丽景色之中。开头两句“危峰削壁郁岧峣,贝阕珠宫隐泬寥”,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的雄伟和神秘。接着,月光映照梅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把自然的美和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示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高吟只恐惊银汉”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在这美妙的自然中,吟唱的声音可能惊动银河的担忧,这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他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后半部分提到“闻道蟠桃今已熟”,则引入了道教的仙桃意象,暗示着长生和超脱的主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和谐,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通过描绘罗浮山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诗中“月映梅花”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纯洁与美好
B. 恐惧和忧伤
C. 冬天的寒冷
D. 生命的短暂
“高吟只恐惊银汉”中诗人担心什么?
A. 自然的破坏
B. 过于喧闹
C. 影响到银河
D. 迷失方向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
C. 长生
D. 爱情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宁静和内心的感悟,而李亨的《罗浮山 其二》则更多地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