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3:47
丹雘依岩腹,翚飞枕碧闉。应教临水客,频问种桃人。野色低笼日,溪光长占春。仙槎消息便,咫尺到龙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丹雘(即丹霞)依偎在岩石的腹部,翚(意指飞鸟)在碧绿的水边飞翔。想必在水边的游人,常常会向种桃的农人询问桃子的事情。田野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低沉,溪水的光影却长久占据着春天的气息。若是有仙舟的消息传来,便能在短短的距离内抵达龙津。
作者介绍: 陈与京,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流花亭》写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促使许多文人逃入山水之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流花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诗的开头两句“丹雘依岩腹,翚飞枕碧闉”,以浓厚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一个灵动的场景:红色的岩石和飞翔的鸟儿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应教临水客,频问种桃人”,则引入了人类生活的元素,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野色低笼日,溪光长占春”两句,分别描绘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前者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低沉感,后者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的最后两句“仙槎消息便,咫尺到龙津”,则将整个诗意推向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人文情怀,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也流露出对人世间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喧嚣世俗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翚”字是什么意思?
“仙槎”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