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1:54
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 作者: 马臻 〔元代〕
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
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
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
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
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
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
九华山多么高耸,融汇了本真的神灵。
在这里,神器所钟爱,云雾缭绕显得潇洒。
挺拔的孤松,如同秦国的大夫,
独立于众木之中,不为艳阳所动。
初看像是冻蛟掉落的光秃尾巴,
忽然又像山灵张开了遮盖。
又如黑色的仙鹤归来观看城郭,
感叹人间变迁千载。
楚南的灵椿因此得名,
渺茫的天地间又何处可寻?
流动的精气贯穿骨骼欲飞,
风雨或招致雷公的怪异。
各种红紫色的花朵价格高昂,
如同华丽的锦缎围绕春天斗艳。
怜惜你容颜不随时光变化,
空负才华,令人感慨。
留在青山中阅览古今,
不禁问桑田沧海又有几多?
作者介绍:马臻,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华山,钟道士是山中一位修道者,诗中通过描写孤松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九华山的孤松上寄寓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便以“九华何崔嵬”引出壮丽的自然景观,随后通过描写孤松的独立与伟岸,映射出人应有的品行。诗中多次提及自然元素,如“冻蛟”、“玄鹤”,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与此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林林红紫索价高”与“怜君令色不随时”的手法,强调了内在价值与外在名利的冲突,传达出一种对浮华不屑一顾的态度。在结尾,诗人以“留向青山阅古今”为句,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松”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手法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