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陶征君隐居

《过陶征君隐居》

时间: 2025-04-30 20:34:11

诗句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

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11

过陶征君隐居

作者:崔涂 〔唐代〕

原文展示: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
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白话文翻译:

陶渊明曾在这里隐居,手弄琴音,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这片田园绿意盎然,三亩土地,身居高位的我却觉得微不足道。
衰败的柳树没有主人,白云依旧可以耕作。
他不随世俗的升降变化,名声却永远高洁。

注释: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和诗人,崇尚田园生活。
  • 弄琴:弹奏琴曲,象征艺术与心境的和谐。
  • 轩冕:指高官厚禄,象征权利与地位。
  • 衰柳:衰败的柳树,象征失落与无人问津。
  • 白云:象征自由与自然,耕作寓意追求理想生活。
  • 陵谷:指社会的浮沉,隐喻人生的起伏。

典故解析:

陶渊明(陶令)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提到的“高名”与陶渊明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强调在世俗名利面前保持内心的高洁与独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作品多描写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李唐盛世,士人对隐居田园的向往与追求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诗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同时反思自身的生活选择。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高洁,传达出对世俗权利与名利的淡漠。诗的开头以陶渊明为引,强调其“弄琴”的悠然自得,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对比了简朴的田园与世俗的权位,突显出对后者的轻视。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衰败的柳树象征着世俗生活的无常,而白云的耕作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名声的永恒。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崔涂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引入,强调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 第二句:通过对比,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珍视。
    • 第三句:借助自然意象,反映人生的无常与自由。
    • 末句:总结全诗,强调不随世俗变化的高洁名声。
  • 修辞手法:

    • 对比:田园与官位的对比,增强了诗的主题。
    • 比喻:用白云作耕作的比喻,描绘了自由的理想。
  •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名利的超脱,借陶渊明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然、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陶令:象征隐士生活的典范。
  • 田园: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衰柳:象征失落与孤独。
  • 白云:表达自由与心灵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2. 诗中“田园三亩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崔涂: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侧重于理想化的自然境界,而崔涂则在敬仰陶渊明的同时,反思自身与世俗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怀二首 其二 题招隐寺 过申州作 送崔拾遗峒江淮 送友人东归 三闾庙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佳兵不祥 张耀翔 腹中兵甲 进贤退佞 包含谱的词语有哪些 启导 包含锥的成语 身字旁的字 视为畏途 无家可奔 龙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包含阵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诳乱 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苦焦 奉行故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