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11
作者:崔涂 〔唐代〕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
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陶渊明曾在这里隐居,手弄琴音,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这片田园绿意盎然,三亩土地,身居高位的我却觉得微不足道。
衰败的柳树没有主人,白云依旧可以耕作。
他不随世俗的升降变化,名声却永远高洁。
陶渊明(陶令)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提到的“高名”与陶渊明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强调在世俗名利面前保持内心的高洁与独立。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作品多描写隐居生活,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李唐盛世,士人对隐居田园的向往与追求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诗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同时反思自身的生活选择。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高洁,传达出对世俗权利与名利的淡漠。诗的开头以陶渊明为引,强调其“弄琴”的悠然自得,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对比了简朴的田园与世俗的权位,突显出对后者的轻视。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衰败的柳树象征着世俗生活的无常,而白云的耕作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高洁与名声的永恒。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崔涂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与对名利的超脱,借陶渊明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然、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田园三亩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