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28
南涧耕叟
作者: 崔涂 〔唐代〕
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存。
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
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
见说经荒后,田园半属人。
每年我都在南涧的河边耕作,虽然力气耗尽,但我的志向依旧存在。
即使在雨雪中早晨耕作也很辛苦,桑树和麻田的收成常常计算得很贫瘠。
战争使得年轻劳力不断增加,而我却回忆起那太平盛世的春天。
听说经过荒年之后,田园的土地有一半都归别人所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平春”,可以联系到古代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苦难的反思。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战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
作者介绍:
崔涂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农民的辛劳与苦楚,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诗成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艰辛,诗人以亲身经历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南涧耕叟》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农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耕作的场景。诗的开头“年年南涧滨,力尽志犹存”,展现了农民的坚韧和执着。尽管体力耗尽,心中的理想和希望却从未消逝。接下来的“雨雪朝耕苦,桑麻岁计贫”,更是生动地揭示了农作的艰辛和困顿,表现出对生活的不满与苦楚。
“战添丁壮役,老忆太平春”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战争和太平,表达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见说经荒后,田园半属人”则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土地流失和生计困境,体现了农民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在情感上重视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使人感同身受,激起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农民艰辛生活的真实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苦难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年年南涧滨”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耕作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太平春”主要指什么?
A. 和平的生活
B. 战争的开始
C. 自然灾害
“见说经荒后,田园半属人”表达了怎样的现象?
A. 土地的流失
B. 生活的富裕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C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