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0:08
高衢月落晓寒新,
榆柳萧疏望去津。
图史同舟聊养疾,
风烟何地敢呈身。
到家松桂搴幽幌,
倚棹云山愧滥巾。
谑浪自矜吾舌在,
未随妻子共忧贫。
高路上的月亮在清晨降落,带来新的寒意;
望去,榆树和柳树萧疏,远处的渡口隐约可见。
与朋友同舟而行,聊以养病,
在这风烟弥漫的地方,哪里敢轻易显露身形?
回到家中,松树和桂花映衬着幽静的帷幕,
倚着船桨,面对此云山,心中愧疚于那滥用的巾帕。
自以为幽默的我,嘴上依旧在,
却未曾与妻儿一同分享这忧贫的忧愁。
黄渊耀(出生和逝世年代不详,明代),字公度,号澹斋,江苏人。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失题二首 其二》创作于黄渊耀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高衢的月落与晓寒的交织中,诗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奈与艰辛。榆柳的萧疏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使人不禁对未来感到忧虑。诗人与朋友同舟,虽然身体羸弱却愿意以此方式互相扶持,传达出一种理想的友情。
而在归家的场景中,松桂的幽静与云山的高耸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愧疚之情愈发浓厚。最后一联中,诗人自嘲的幽默表明,他虽未能与妻儿共度富裕生活,但心中仍存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家庭的牵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在物质贫乏中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对家庭的思念。诗人以清晨的景象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愧疚,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家庭责任的自省。
诗中“高衢”指的是:
A. 低洼的道路
B. 高大的大道
C. 荆棘丛生的地方
D. 陡峭的山坡
“榆柳萧疏”意在表达:
A. 生机盎然
B. 孤寂无助
C. 生活富裕
D. 友谊深厚
诗人对家庭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愧疚与关心
C. 绝望与放弃
D. 满不在乎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然而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黄渊耀则在孤独中蕴含着家庭责任的思考。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和生活的困顿,情感更为深沉,与黄渊耀的自嘲形成对比,突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