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5:58
少年行
张昌宗 〔唐代〕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
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沉,谁论名与利。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少年不懂世事,潦倒地游荡在韩魏之间。
华丽的车子和流动的水,玉制的马具如浮云般骑行。
纵横的志向各不相同,但发誓的心意却始终如一。
把白璧赠送给穰苴,把黄金奉献给毛遂。
妙曼的舞蹈飘荡在龙的管乐中,清脆的歌声在凤的吹奏下吟唱。
在三春的小园中游玩,醉倒在千日的中山。
直言身可以沉沦,谁来论及名利的得失。
依靠孟尝君,我自知能够以义为市。
张昌宗,字公望,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情感丰富而著称,常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少年行》创作于唐代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少年游荡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反映出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迷茫与探索。
《少年行》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与理想追求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在社会风云中游荡的心路历程。全诗以“少年不识事”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年轻人对世事的无知与青涩,正是这种无知让他们敢于追求理想,探索未知的领域。
随着诗句的展开,张昌宗通过对细腻意象的描写,展现了少年对名利的无所谓态度。“直言身可沉,谁论名与利”,这一句道出了青年人对物质世界的轻视,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理想的实现。而诗中提到的“依倚孟尝君”,更是表达了对友谊与道义的珍视,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中,理想与道德的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给读者带来深思与启发。
全诗通过对少年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执着,反映出年轻人在复杂社会中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强调了道义与友情的重要。
诗中提到的“少年”主要表现了什么特点?
A. 聪明机智
B. 无知与迷茫
C. 富有与奢华
“依倚孟尝君”指的是:
A. 追求名利
B. 重视友情与道义
C. 寻求权力
此诗反映了对什么的追求?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自由与理想
C. 权力地位
答案: 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