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时间: 2025-05-03 22:12:04

诗句

乱藻青榆散沥湖,清歌欸乃酒仍呼。

渔人亦有观鱼乐,何必风尘叹食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2:04

原文展示:

乱藻青榆散沥湖,清歌欸乃酒仍呼。渔人亦有观鱼乐,何必风尘叹食无。

白话文翻译:

沥湖上杂乱的水草和青榆树交错,清脆的歌声和划船的声响在耳边响起,渔人们也享受着捕捉鱼的乐趣,何必在风尘中叹息没有美食呢?

注释:

  • 乱藻:指杂乱的水草。
  • 青榆:指青色的榆树,象征着宁静自然的环境。
  • 清歌欸乃:清脆的歌声和划船时发出的“欸乃”声。
  • 渔人:指捕鱼的人,代表一种朴实的生活方式。
  • 风尘:指世俗纷扰、生活琐事。
  • 叹食无:叹息没有美食,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治,明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描绘了沥湖的美丽景色和渔人的悠闲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诗歌鉴赏:

《沥湖渔棹》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渔人们在湖上捕捞的乐趣。诗中通过描绘“乱藻青榆”展现了沥湖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而“清歌欸乃酒仍呼”则增添了一种生活的趣味,仿佛能听到渔人们的欢声笑语。诗的最后两句则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诗人以渔人的乐观态度对比世俗的烦恼,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全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又反映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藻青榆散沥湖:描绘了沥湖的自然景观,水草杂乱而生机勃勃,青榆树映衬在湖边,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2. 清歌欸乃酒仍呼:渔人们在湖上划船时唱着歌,伴随着“欸乃”声,生活的乐趣与惬意跃然纸上。
  3. 渔人亦有观鱼乐:渔人们在湖中享受捕捉鱼的乐趣,强调了简单生活的快乐。
  4. 何必风尘叹食无:反问世俗的烦扰,指出追求物质并非生活的全部,生活的乐趣在于内心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歌欸乃”与“酒仍呼”,体现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通过“渔人亦有观鱼乐”,让渔人的活动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渔人在沥湖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倡导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沥湖: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美。
  • 渔人:代表着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
  • 青榆、乱藻:共同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a) 河流
    b) 沥湖
    c) 山脉
    答案:b

  2. 诗中的“渔人”象征什么? a) 追求物质的人
    b) 享受简单生活的人
    c) 忧虑的人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绪? a) 失落
    b) 满足
    c) 惋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刘克治更侧重于生活的乐趣,而王维则倾向于抒发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对雪 对雪 对菊 端平除夕 读真西山奏疏 东天目 东天目 道间 大涤洞 次蒙斋至日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联的词语有哪些 抚师 艸字旁的字 眼子钱 酉字旁的字 火眼金睛 刻臂 曰字旁的字 负结尾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暮夜无知 蜂出泉流 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哄而起 掩目捕雀 先字旁的字 陈逊 寸丝半粟 包含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