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02
《喻时》 作者:王建 〔唐代〕
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
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讵知行者夭,岂悟壮者衰。
区区未死间,回面相是非。
好闻苦不乐,好视忽生疵。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
古今尽如此,达士将何为。
离去的人就像破旧的帷幕,来到的人却像崭新的衣服。
美好的事物并不持久,颜色褪去后仍被抛弃。
谁知行走的人会夭折,岂能觉悟壮年的人会衰老。
在这短暂的生死之间,回过头来互相指责是非。
乐于听到的却是苦难,不愿看到的忽然出现了瑕疵。
因此明白万物的情感,皆随着人心的变化而移。
古今都是如此,达者又该如何面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和人心变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建,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36年。王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喻时》创作于唐代中期,正是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人心变化的深刻洞察。
《喻时》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人生的无常和人心的变化,给人以深思。诗中通过“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的对比,展现了人事变迁的迅速与无情,离去的往往是我们所珍惜的,而来到的却是新的未知,令人感慨万千。接着,诗人指出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强调人生的流转与无常。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心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中是非对错的无奈,以及人心随着环境而变化的真相。最后,诗人反思古今皆然,质问达者在这样的世界中该如何自处,发人深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无常和人心变化的思考,反映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呼唤人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喻时》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王建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去者如弊帷”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人生的喜悦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的美丽
D. 爱情的永恒
“乃明万物情,皆逐人心移”意指?
A. 生命的美好
B. 人心的冷漠
C. 万物皆有情
D. 万物随人心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