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4:30
月中桂
中秋醵饮,月色犹笼薄霭。夜半起视,乃澄洁如画。
桂影参差。看华灯上,初已漏云隙。
连旬润雨,做一天凉意,同欢今夕。
倚阑歌自适。但莫笑杯宽量窄。
重觌姮娥面,佳占似此,应许放怀得。
朦胧澹烟如羃。恨清光未抵,鸾鉴新拭。
吴娘善感,问几家离聚,谁人能识。
醉中残梦醒,忍独赏乾坤静碧。
目断蓬山路,才知广寒非远隔。
此诗描绘了中秋夜的饮酒欢庆,月光透过薄薄的云霭洒下,夜半时分,月色如画般清澈。桂影交错,华灯初上,透过云隙的微光。经过几天的细雨,今夜的凉意正适合欢聚。倚着栏杆,我自得其乐地歌唱,不必在意杯子的大小。再一次见到嫦娥的面容,今宵的美好使我无所顾忌。朦胧的烟雾如同轻纱,怨恨那清辉未能抵达,刚刚擦拭的鸾镜依然清晰。吴娘多愁善感,问这几家人聚在一起,谁能识得彼此。醉后的残梦中醒来,忍不住独自欣赏这宁静的天地。目光遥望蓬山,才意识到广寒宫并不是遥不可及。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传统上是团圆和庆祝的时刻,诗人在此时以酒会友,抒发对月亮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
《月中桂》是一首典型的中秋诗,汪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和人们的欢庆场面。诗中通过月色、桂影、华灯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清雅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中秋的温馨与团聚的快乐。尤其是“重觌姮娥面”的句子,将嫦娥的美丽与人间的欢愉相结合,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在整首诗中,情感起伏自然,既有对人事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致观察。通过“醉中残梦醒,忍独赏乾坤静碧”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在喧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哲思。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中秋的赞美,也传达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团圆、宁静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珍惜眼前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倚阑歌自适”中的“自适”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