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时间: 2025-05-04 00:55:20

诗句

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20

原文展示:

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天气阴雨而感到抑郁,自己却不以为然,只能归咎于不愁的声音。希望大家能认真倾听我的话。早熟的秧苗让田里的农夫懒散不已,而迟缓的蚕儿则等待着桑树的阴影长成。

注释:

  • 荒余:荒废,指心情空虚。
  • 不愁声:没有忧愁的声音,形容一种轻松的状态。
  • 好语:美好的话语。
  • :稻秧,幼苗。
  • 田父:指农夫。
  • :蚕蛹,指养蚕的过程。
  • 柘阴:柘树的阴影,柘树是一种种植桑树的树木。

典故解析:

  • 田父懒:反映了农人因早熟的稻秧而感到懒惰的生活状态,说明农事与天气的关系。
  • 柘阴成:指蚕的成长需要环境的适应,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庐,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季节,诗人因春雨连绵而感到心情沉闷,借此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天气引发的抑郁情绪,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句“荒余只怪不愁声”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似乎在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闷。后面的“秧早不由田父懒”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早熟的稻秧让农夫感到无所事事,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将情感与自然巧妙融合,展现了春雨带来的沉闷氛围。同时,诗中对农作物生长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尊重与理解。通过自然景象,诗人传递了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余只怪不愁声:诗人感到空虚,只能归咎于周围无忧无虑的环境。
  • 好语烦君细细听:希望朋友们能认真倾听他的心声,表达对情感的渴望。
  • 秧早不由田父懒:早熟的稻秧让农夫因农忙而感到懒惰,折射出社会对自然规律的无奈。
  • 蚕迟端待柘阴成:蚕的生长速度慢,需要适宜的环境,象征着成长和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的抑郁比作自然环境的变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雨天气所引发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出对生活的沉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心情的沉闷和思考。
  • :代表生命的早期阶段和希望。
  • :象征着成长和无奈的等待。
  • 柘阴:象征自然的庇护和生长的必要条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秧”指的是什么? a) 大树
    b) 稻秧
    c) 蔬菜

  2. “不愁声”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轻松
    c) 生气

  3. 诗人希望听到的“好语”是指? a) 农民的唠叨
    b) 朋友的关心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写春雨,但更侧重于雨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 《静夜思》:则是对思乡情怀的表达,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 送芍药与周子开 连雨独饮偶书四首 寄俞玉汝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 其二 涧舖岭 代书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临张王臣 示成交 衢州城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疗护 立于不败之地 成都卖卜 超然迈伦 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巳字旁的字 外生殖器 士字旁的字 一瓣心香 万折必东 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窟窿桥 开华结实 户字头的字 萌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