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20
荒余只怪不愁声,好语烦君细细听。
秧早不由田父懒,蚕迟端待柘阴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天气阴雨而感到抑郁,自己却不以为然,只能归咎于不愁的声音。希望大家能认真倾听我的话。早熟的秧苗让田里的农夫懒散不已,而迟缓的蚕儿则等待着桑树的阴影长成。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穷庐,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季节,诗人因春雨连绵而感到心情沉闷,借此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天气引发的抑郁情绪,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句“荒余只怪不愁声”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似乎在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烦闷。后面的“秧早不由田父懒”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早熟的稻秧让农夫感到无所事事,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将情感与自然巧妙融合,展现了春雨带来的沉闷氛围。同时,诗中对农作物生长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尊重与理解。通过自然景象,诗人传递了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雨天气所引发的内心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出对生活的沉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秧”指的是什么?
a) 大树
b) 稻秧
c) 蔬菜
“不愁声”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轻松
c) 生气
诗人希望听到的“好语”是指?
a) 农民的唠叨
b) 朋友的关心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