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3:55
东沿西溯浙江津,
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
隔船招手认乡人。
这首诗描述了在浙江水域上行舟的情景,东行西归,白天黑夜不停地往来。诗人上岸时牵着小船的桅杆,推着年幼的孩子,隔着船只向熟悉的乡亲招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展现了宋代水乡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民间的亲切感与乡情。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浙江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人情谊的珍视,反映了当时的水乡生活场景。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诗中描绘了行舟的过程,东沿西溯的来回,营造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诗人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水乡的宁静与恬淡,似乎能够听见船儿轻轻划过水面的声音。
从情感上看,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的美,也在传达对亲情的眷恋。无论是牵着小船的桅杆,还是隔船招手的行为,都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联系。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是杨万里诗歌的魅力所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展现了宋代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浙江津”指的是:
A. 浙江的渡口
B. 浙江的城市
C. 浙江的山脉
答案:A
诗中“牵樯推稚子”中的“稚子”指的是:
A. 老人
B. 小孩
C. 动物
答案:B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亲切温暖
C. 疲惫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江南春》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生活细节,展现人情味,而杜甫则侧重于对江南春景的宏观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