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33
中秋无月,至十七日晓晴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
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
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
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时节的感慨。中秋节前,天气阴云密布,直到中秋过后,才出现晴天。平原上雾气弥漫,村庄在白雾中显得朦胧,阳光照在稀疏的树林中,树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时光流逝,让人觉得今年的节气来得太早,早晨起来总觉得有些寒意。与春天的吟唱相比,秋天的吟唱更具韵味,因此我在寻找新的诗句时,感觉特别清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而闻名,诗风多样,常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引发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后,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轮替的感慨。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日,但因天气阴郁而无月,诗人在这种情况下感慨春秋之美,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节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迁和人生感悟的深刻理解。诗中“劣到中秋云便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失落感,给人一种阴郁的氛围。而“中秋过了却成晴”则暗示着事物总会在阴霾之后迎来明朗,表达了人生无常的哲理。接下来的“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美丽景象,雾气与阳光的交替,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岁事不应如许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春吟不似秋吟好”则显示了他对秋天独特韵味的赞美,秋天的诗歌在他心中更有深意和清新感。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还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感慨时间流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人通过对中秋节的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