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7:52
念奴娇(次人韵)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天空中断虹的出现和初收的细雨让人感到清新。夕阳下,山影变得柔和,烟云缭绕,仿佛在轻轻吞吐。微风轻拂,沙地上的青鞋显得格外柔软,作者误入了桃溪的幽深之处。那些多情的鸥鹭时而飞来,时而又飞去。日暮时分,竹林中出现了一位佳人,身披雾绡,佩戴着琼佩,宛如仙子般的美丽。作者感到愧疚,自己的禅心在春天结束时化作了飞絮,无法随东风飞舞。红叶上写下诗句,紫云中传递着思念,这些情感又能向谁倾诉呢?这种情感的疏离与隔阂,似乎和楼外的烟树毫无关系。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与美好,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念奴娇(次人韵)》是刘学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的一幅秋日傍晚的自然图景。诗中开篇以“断虹开霁”引入,渲染出一种清新的气息,接着描绘了细雨后的宁静与柔和,展现出一种安然的自然状态。随着诗句的推展,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周围的景物与情感,尤其是那位“佳人”,她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愧我禅心春尽絮”一句,既是对自我的反思,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以“此情疏隔”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情感的隔阂与自然的和谐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情感的追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失去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人”身穿什么样的衣服?
A. 红衣
B. 雾绡
C. 绿袍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慨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鸥鹭”象征什么?
A. 自由与无羁
B. 悲伤与绝望
C. 富贵与权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