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8:53
念奴娇 立冬日风雨送秋
作者:卢青山
问秋安在?在明宵短梦,今宵风雨。
纨扇冰萤消不尽,一瞬蝉凋疏语。
莫捲珠帘,山南水北,总是归秋路。
痴蛩最苦,向秋犹诉深绪。
万里海角天涯,玉人无限,剪胜曾相许。
旧恨年年堆叶冢,新恨冢边春树。
谁记流年?枯荷但有,断梗飘难举。
一樽长送,再来相候何处?
问秋天安在何处?在明夜的短梦中,今夜却是风雨交加。
那纨扇和冰萤的光芒似乎永远无法熄灭,但一瞬间,蝉鸣却已经稀疏凋零。
不要卷起珠帘,无论是山南水北,归来的路总是秋天的路。
可怜的蝉虫在秋天里最为苦恼,依旧向秋天诉说着那深沉的情绪。
无论是万里海角,还是天涯海角,心中对那位美人的无限思念,恍若曾经的约定。
旧恨年年堆积成叶冢,新恨则在冢边的春树旁徘徊。
谁还记得流逝的岁月?枯萎的荷花只是断梗随风飘荡,难以高举。
一樽酒长久送别,再次相见又在何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擅长用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理。其作品常富有音乐感,善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立冬时节,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借助风雨的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本诗通过立冬的时节,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意与思乡情怀。诗人以问答的形式开头,仿佛在与秋天对话,借此引入对季节变换的思考。诗中对“明宵短梦”和“今宵风雨”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无常与变化,渗透着一种失落感。
“纨扇冰萤消不尽”一句,既描绘了秋冬之际的萧瑟,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诗人以“莫捲珠帘”劝诫自己不要遮住眼前的景象,暗示对过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痴蛩最苦”则表现了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无奈,蝉虫的哀鸣成为秋天的悲歌,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最终以“再来相候何处”作结,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无奈,体现了深深的思乡情和对生命短暂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问秋安在”是指:
A. 询问秋天的去处
B. 询问春天的到来
C. 询问冬天的寒冷
D. 询问夏天的热情
“痴蛩”指的是:
A. 聪明的虫子
B. 愚痴的蝉虫
C. 快乐的鸟儿
D. 忧郁的鱼
诗中提到“新恨冢边春树”是为了表达:
A. 旧恨与新恨的交织
B. 春天的来临
C. 树木的美丽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