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21
夏初临 四月十一夜迦陵用杨孟载韵
作者: 卢青山
柳带垂裳,雨山梳髻,横塘一瞥春归。
糁径残英,匆匆未掇香衣。
新秧正趁澄晖,伴燕翎细飏斜飞。
拈茶语散,捡菌歌消,绿树村围。
短屏轻睡,梦见娉婷,驱香扇弱,试簟凉稀。
倩裙旧约,共能绿到荷西。
嫩靥回时,便生生羞谢蔷薇。
怕人知,故故撩波,惊散鸳啼。
春天的柳条如裙带般垂下,细雨中的山头梳理着发髻,横塘一瞥,春天似乎回来了。
小路上残余的花瓣,还未急忙去采集的香衣。
新的稻秧正沐浴在清澈的阳光下,伴随着燕子的翅膀轻轻斜飞。
端起茶杯,聊天的声音散去,采蘑菇的歌声也随之消逝,绿树环绕着村庄。
在短小的屏风下轻轻睡觉,梦见那身姿婀娜的女子,轻轻扇动香扇,试着感受稀薄的凉意。
曾经的约定,是否还会让我们一起欣赏到荷花的盛开。
当她回眸时,脸上的娇羞如同盛开的蔷薇一般。
怕别人知道,所以故意撩动水波,惊散了鸳鸯的啼鸣。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夏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夏初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细腻情感的现代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日景象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开篇的“柳带垂裳”与“雨山梳髻”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春日画面,柳树的柔美与雨山的清新相互映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轻盈而来。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心中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在“新秧正趁澄晖”一句中,诗人通过对稻秧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伴随的燕子飞舞,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接下来的“拈茶语散”则将人际交往的温馨与自然的宁静结合,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句“怕人知,故故撩波”则暗示了一种内心的柔情与羞涩,使得整首诗在美与情感之间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美好时光中对人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带垂裳”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中提到的“新秧”象征了什么?
诗中“怕人知,故故撩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