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5:44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千唆万弄斜阳。
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
碧纱单挨流光。
觑残榴褪尽红妆。
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醉乡天远,归路仓皇。
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
但过何妨。
对弹棋散帙焚香。
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
燕子诉说着余愁,蝉声鸣叫着新的怨恨,斜阳下千声万语。
书斋里,夏日的时光显得格外漫长。
碧纱轻纱透着流光。
看着残榴花褪去的红妆。
孤松依然瘦弱,清凉的阴影已经稀少,难以倚靠在胡床上。
常常在河朔地区,避暑时传递酒杯,醉乡遥远,归路匆忙。
隐约的纱帽,老朋友称我清凉。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弈时散开棋盘,焚香自娱。
尽情放纵,高歌吟唱,片片飞舞着霜雪。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君恭,号阮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戏曲见长,风格独特,常以清丽脱俗的笔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创作于明代夏季,反映了作者在炎热的夏日时节所感受到的苦闷与烦躁。诗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折射出当时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扰。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开篇的“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给人以深刻的共鸣。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展现了作者对于夏日漫长的无奈与疲惫。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碧纱单挨流光”,通过轻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的渴望。而“孤松犹瘦,清阴正稀”,则通过孤松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
此外,诗中对饮酒避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清凉时光的向往。最后,诗歌在“对弹棋散帙焚香”中达到高潮,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炎热,仍然选择高歌放纵,体现了王世贞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夏季炎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的“蝉鸣”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离去
B. 夏天的热闹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孤松犹瘦”中,“孤松”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支持
B. 内心的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丰富
诗中“但过何妨”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绝望
B. 无所谓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