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8:44
芳名未识,唯恨相逢呼不得。
既识芳名,又恨闻名意已惊。
一年如此,明岁敲门先已至。
争奈孤怀,三百六天不可挨。
我对你的芳名尚未了解,只恨于相遇时无法呼唤你。
如今已知你的芳名,却又因听到你的名字而心中惊动。
这一年如此,明年敲门的时刻已然来临。
可惜我孤独的心情,三百六十天也无法忍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芳名”一词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心上人,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思念和期待。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代人的情感困境与内心世界。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减兰七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无奈。开篇“芳名未识,唯恨相逢呼不得”展现了对心上人无从接触的遗憾,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随着对“芳名”的了解,诗人的内心又因“闻名意已惊”而感到忐忑不安,这种情感的转变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
在时间的流逝中,“一年如此,明岁敲门先已至”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爱情的渴望交织,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争奈孤怀,三百六天不可挨”则是对孤独的深刻描绘,三百六十天的等待,似乎在无尽的时间中放大了孤独感,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芳名未识,唯恨相逢呼不得:
既识芳名,又恨闻名意已惊:
一年如此,明岁敲门先已至:
争奈孤怀,三百六天不可挨: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期待与孤独的无奈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心上人深切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中“芳名”指的是什么?
A. 某种花名
B. 心上人的名字
C. 诗人的名字
D. 朋友的名字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A. 愉快的
B. 无奈的
C. 忽视的
D. 渴望的
“三百六天不可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1-B,2-B,3-B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卢青山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感,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表达了在时间与空间中对情感的渴望和无奈,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