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4:25
双堤风雨。负了芳菲仍得句。映梦何人。金粉潮山玉立身。开元衲子。千载花踪能屈指。羡煞香山。同到杭州有牡丹。
在双堤上,风雨交加,我负了春花的美好,却依然得到了这一句诗。梦中是谁在映照?金粉般的潮山上,玉立的身姿。开元时期的高僧,千载花踪可以用手指算得出来。香山的景致令人羡慕,大家都到杭州去看牡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承焘(约1875-1940),字子明,号静庵,近代诗人,生于晚清,曾留学日本,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天,正值花季,诗人在外出游玩途中遇雨,未能如愿前往花港公园,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慨。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向往和对生活情感的独特感悟。开头的“双堤风雨”即刻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诗人在雨中对春花的惋惜表露无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遗憾。在“映梦何人”一句中,诗人以梦境的意象引入,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难以捉摸。接下来的“金粉潮山玉立身”则通过华丽的比喻描绘出美丽的潮山,透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虽有雨中失意的情绪,但在对花港公园的想象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中,展现出丰富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尤其是提到“开元衲子”,不仅赋予诗作历史深度,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最后一句“羡煞香山,同到杭州有牡丹”,则将情感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表达了期待与追寻的心情。诗人在对美景的追求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对未来的向往,情感深邃而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诗人虽受雨阻,却依然在诗歌中寻找到一种慰藉,体现了坚韧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开元衲子”表现了什么?
诗人对香山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减兰 欲往花港公园看花,阻雨不果》的全面解析,既有对诗歌的理解,也有对其文化背景和艺术手法的深入探讨。希望对您学习古诗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