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4
过下花
作者: 阳枋 〔宋代〕
迤衍鱼监地,清明花格天。
江平拖雾縠,山远带霜铅,
景好辄作画,心间连得篇。
泛舟随暮霭,明月冷浮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河流延展在鱼监的地方,蓝天上点缀着清明的花朵。江面平静,雾气轻纱般飘荡,远山笼罩着霜雪的铅色。美丽的景色让我不禁想要作画,脑海中也不断涌现出诗篇。傍晚时分,我泛舟在水面,明月冷冷照耀着河流。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生平事迹较少,留存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过下花》写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春季的某个时节游览于江湖之间,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而作。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游历的愉悦心情。
《过下花》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诗的开头通过“迤衍鱼监地,清明花格天”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景画卷,河流与蓝天交织,花朵点缀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对美景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情。
接着,诗人用“江平拖雾縠,山远带霜铅”进一步深化了景色的描写,雾气轻柔如丝,远山的颜色则显得凝重而美丽。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的感受:“景好辄作画,心间连得篇。”在美景的启发下,诗人自然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这一反应既是对自然的共鸣,也是对艺术的追求。最后一句“泛舟随暮霭,明月冷浮川”则以舟行于水的意象,带给读者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身临其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宁静与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愉悦感。
诗中提到的“鱼监”指什么?
A. 渔场
B. 渔船
C. 渔网
D. 渔民
“江平拖雾縠”中的“拖”可以理解为:
A. 吸引
B. 拉扯
C. 流动
D. 遮挡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事的思索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