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8:29
原文展示:
征人 罗邺 〔唐代〕 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长是到春归。 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白话文翻译:
在青楼与爱人分别后,我戍守在边疆。秋天到来,我竭尽全力打破了敌人的包围。不要推辞连夜织锦字,塞外的鸿雁总是要到春天才归来。我正欣赏着汉地的明月当空照耀,却无奈满眼飞舞的胡沙。只有在梦中,我的魂魄才能南去,故乡的山水路途依稀可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边塞诗的豪迈,也有闺怨诗的细腻。这首《征人》反映了唐代边塞诗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边疆戍守者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罗邺戍守边疆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边疆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戍守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戍守者的孤独。诗中“青楼一别戍金微”一句,既表达了与爱人分别的痛苦,也暗示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力尽秋来破虏围”则展现了戍守者的英勇和坚韧。后两句通过对“汉月”和“胡沙”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戍守者的孤独。最后两句“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则深刻表达了戍守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戍守边疆者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戍守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戍守者的英勇和坚韧,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希望传递消息的迫切。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楼”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妓院 B. 酒楼 C. 客栈 D. 书院 答案:A
诗中的“锦字”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锦缎 C. 锦旗 D. 锦囊 答案:A
诗中的“塞鸿”比喻什么? A. 传递消息的使者 B. 边塞的鸟 C. 边塞的风 D. 边塞的云 答案:A
诗中的“汉月”指的是什么? A. 汉地的月亮 B. 汉地的太阳 C. 汉地的星星 D. 汉地的云 答案:A
诗中的“胡沙”指的是什么? A. 边塞的沙尘 B. 边塞的石头 C. 边塞的水 D. 边塞的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