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竹湖李端明 其一

《挽竹湖李端明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7:51:05

诗句

千古筠溪节,名孙尚有诸。

敢言禁闼黯,勇退汉廷疏。

扫轨门如水,悬鱼饭只蔬。

讣传缨绂骇,惜绾不中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5

原文展示

千古筠溪节,名孙尚有诸。
敢言禁闼黯,勇退汉廷疏。
扫轨门如水,悬鱼饭只蔬。
讣传缨绂骇,惜绾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竹溪的怀念,提到名士孙尚的德行。诗人敢于直言,面对权贵的阴暗面,他勇于辞退官职。清扫的轨道如同水流,饭菜虽然简单,但却是天然的蔬菜。听到讣告,心中震惊,感慨这份情谊无法在文书上得以传达。

注释

  • 筠溪:指竹溪,象征清雅和高洁。
  • 孙尚:指孙尚香,古代名士,象征品德和风范。
  • 禁闼:指宫廷的门闩,象征权贵的阴暗。
  • 汉廷:指汉朝的朝廷。
  • 缨绂:指官员的服饰,象征地位和权力。
  • 惜绾:指对情谊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汝腾,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写景抒情,常借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汝腾对友人李端明的怀念之际,李端明是一位有品德、有作为的士人,诗中充满了对他生前事迹的感慨和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悼念之作,更是对一个时代士人风范的追忆。诗中通过“筠溪”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雅的氛围,与李端明的高洁品德相得益彰。诗人用“敢言禁闼黯”的句子,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无奈与愤恨,展现出一种士人应有的勇气。这种勇气在面对权贵时,显得尤为珍贵。

接着,诗中提到“扫轨门如水”,以水的流畅来比喻清白的心境,表明诗人在官场中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惜绾不中书”则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沟通的缺失,令人感到唏嘘。这首诗通过对李端明的追思,折射出士人对政治、对友谊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赵汝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古筠溪节”:指竹溪的高洁品质,千古流传。
  2. “名孙尚有诸”:提到孙尚这个名士,表明他在历史上有着光辉的形象。
  3. “敢言禁闼黯”:勇敢地说出宫廷的黑暗。
  4. “勇退汉廷疏”:勇敢地辞去汉朝的官职。
  5. “扫轨门如水”:比喻心境清澈。
  6. “悬鱼饭只蔬”:生活简朴,饮食简单。
  7. “讣传缨绂骇”:听闻讣告,心中震惊。
  8. “惜绾不中书”:感慨情谊难以通过文字传达。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扫轨门如水”),对仗(如“敢言”和“勇退”),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该诗主题在于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赞美,以及对政治黑暗的无奈和对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筠溪:象征高洁、清雅。
  • 禁闼:象征权力与黑暗。
  • 缨绂:象征地位与权力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筠溪”象征什么? A. 狭窄的溪流
    B. 高洁的品德
    C. 权力的象征
    D. 友谊的纽带

  2. “敢言禁闼黯”中的“敢言”指的是什么? A. 勇敢地辞职
    B. 勇敢地说出真相
    C. 勇敢地交朋友
    D. 勇敢地写诗

答案: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赵汝腾的《挽竹湖李端明 其一》和王之涣的《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赵的诗更侧重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而王的则侧重于自然的壮美和个人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夏历四月二十三初度前一夕 蝶恋花 以纸花清供戏赋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蠡园 蝶恋花 其六 将发广陵留别穆倩于皇无言 蝶恋花四首 蝶恋花 秋夜三章 其三 蝶恋花 蝶恋花 贺友新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官法如炉 矛字旁的字 负薪之疾 清曹峻府 烟聚波属 陶缶 屯仓 赤字旁的字 包含扇的成语 竖心旁的字 鹅胰 兵荒马乱 耳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振鹭充庭 加绪含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