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魏安石

《赠魏安石》

时间: 2025-04-22 12:04:42

诗句

弹铗归欤何太速,扪腹掀髯饱藷粥。

囊空裘敝未一贫,剩买松明照幽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04:42

原文展示:

赠魏安石
弹铗归欤何太速,
扪腹掀髯饱藷粥。
囊空裘敝未一贫,
剩买松明照幽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诗中说:归来的路途为何如此匆忙?只顾着吃饱喝足,随意掀起胡须。虽然口袋空空,衣衫褴褛,但我并不觉得贫困;只剩下钱买松明,照明夜晚的幽静读书。

注释:

  • 弹铗:弹铗是指佩剑归来,表示归家的急切心情。
  • 何太速:为何这么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
  • 扪腹:摸着肚子,形容吃得饱的样子。
  • 掀髯:抬起胡须,形象地表现了人的悠闲。
  • 藷粥:指用红薯做的粥,极为简单的食物。
  • 囊空裘敝:口袋空空,衣服破旧,表示贫困的状态。
  • 松明:用松树木材制作的火把,用于照明。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的简朴,体现出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然态度,表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透出一种哲学思考,注重对人性和内心世界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汝腾与友人魏安石相交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希望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心灵的富足与宁静。

诗歌鉴赏:

《赠魏安石》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回归的关心与祝福。开头两句“弹铗归欤何太速”直接提出了对友人回家的关心,表达了对友人匆忙生活的思考。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诗人却选择了一种悠闲的态度,接着用“扪腹掀髯饱藷粥”来表现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后两句则强调了尽管生活贫困,“囊空裘敝未一贫”,却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富足,最后一句“剩买松明照幽读”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弹铗归欤何太速:诗人用“弹铗”暗示友人归来,带着急切的心情,关心友人为何如此匆忙。
  2. 扪腹掀髯饱藷粥:描绘友人在归家后,吃得饱饱的悠闲状态,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3. 囊空裘敝未一贫:即使经济上困窘,但内心的富足不因物质的缺乏而消逝。
  4. 剩买松明照幽读: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尽管物质匮乏,心灵追求的光明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用“囊空裘敝”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困窘。
  • 形象描绘:通过“扪腹掀髯”生动地刻画出友人的悠闲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单而真实生活的赞美,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归来与家的温暖。
  • :代表着生活的满足与安逸。
  • 松明:象征着知识与精神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弹铗”的意思是?
    A. 刀剑归来
    B. 归家的急切
    C. 生活的富足
    D. 以上皆是

  2. “扪腹掀髯”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贫困
    B. 满足
    C. 忧愁
    D. 急切

  3. 诗中提到的“松明”象征什么?
    A. 物质生活
    B. 知识与精神追求
    C. 友谊
    D. 贫困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赠魏安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对生活与友谊的深刻思考,李白以豪放的风格表现对自由的追求,而赵汝腾则以淡泊的态度展现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两者的风格虽有差异,却都透露出对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鸾 赋得石亭梅花落如雪 孤鸾 壬子除夕 孤鸾 前段末句少一字 孤鸾 孤鸾 供蜡梅一枝 孤鸾·天然标格 孤鸾 孤鸾 张篁溪有哀逝之作,自京师托题墓道 孤鸾 为尤悔庵悼亡 孤鸾 闺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隳肝沥胆 螐蠋 采字头的字 折文旁的字 残结尾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羊碑犹泣 雷动风行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包含翅的词语有哪些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侮谇 酷楚 包含飒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食而不化 诱谲 牛不饮水强按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