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赵子昂竹石

《题赵子昂竹石》

时间: 2025-07-30 16:53:34

诗句

徒羡芙蕖与牡丹,繁华瞬息易凋残。

何如竹石常清淡,冬雪春风一样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6:53:34

原文展示:

徒羡芙蕖与牡丹,繁华瞬息易凋残。何如竹石常清淡,冬雪春风一样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莲花和牡丹的羡慕,但它们的繁华转瞬即逝,容易枯萎凋残。相比之下,竹子和石头则常常保持清淡的姿态,无论冬雪还是春风,都一样令人欣赏。

注释:

  • 徒羡:白白地羡慕。
  • 芙蕖:即莲花,常用以象征美好。
  • 牡丹:花中之王,象征富贵繁华。
  • 繁华瞬息:繁盛的景象转瞬即逝。
  • 凋残:枯萎、凋谢。
  • 竹石:竹子和石头,象征坚韧和清淡。
  • 常清淡:始终保持一种淡雅的状态。
  • 冬雪春风:形容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 芙蕖与牡丹:常用来象征美丽和富贵,二者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对比清淡的竹石,体现出对短暂繁华的无奈和对持久清淡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孔彦,元代诗人,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比繁华与清淡,表达了对持久价值的追求和对瞬息繁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美的独特理解。诗的前两句提到的芙蕖与牡丹,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美丽,然而这些都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美丽就如同“繁华瞬息易凋残”一般,难以持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两句提到的竹石,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净,而石头则代表着沉稳与永恒。诗人在这里借用自然景象,强调了竹石在四季变换中依旧保持的那份清淡与从容。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感悟,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徒羡芙蕖与牡丹:诗人表达对美丽的向往,然而“徒”字表明这种羡慕是无用的。
    • 繁华瞬息易凋残:强调美丽的短暂,世俗的繁华一旦过去,便难以再现。
    • 何如竹石常清淡:提出对比,竹石的清淡更为持久。
    • 冬雪春风一样看:无论四季如何变化,竹石始终保持它的风姿。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芙蕖、牡丹与竹石的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将竹石比作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清淡而持久。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短暂繁华的无奈和对持久清淡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

意象分析:

  • 芙蕖: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的繁华。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奢华,短暂而易逝。
  • 竹石:象征着坚韧与清淡,代表着持久的价值。
  • 冬雪春风: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羡慕的花是?
      • A. 玫瑰
      • B. 芙蕖与牡丹
      • C. 菊花
      • D. 梅花
    2. 竹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短暂
      • C. 坚韧与清淡
      • D. 贫穷
    3. 诗中提到的“冬雪春风”主要指什么?
      • A. 花开的季节
      • B. 自然的变化
      • C. 生命的结束
      • D. 人生的起伏
  •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竹里馆》:通过竹子描绘清净之境,表达隐逸思想。
  •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将进酒》,李白追求的是及时行乐,强调人生的短暂与享乐;而陈孔彦则更倾向于持久的价值与淡泊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不同的哲学思考。

相关查询

谢淮东漕虞寿老宝文察院寄诗二首 其二 风急落梅 端午病中止酒 和吴伯承提宫孟冬风雨 晓霜过宝应县三首 南溪山居秋日睡起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五 鹅篆滩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寒风而止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牛尾狸 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誓死不渝 畜食 敕条 曲队 石字旁的字 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皮伤肉绽 耳不旁听 丝来线去 洋开头的成语 慈泽 坚忍不拔 火字旁的字 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哀戚之情 二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