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46
答大通偈
黑相白相,担枷过状。
了不了兮,无风起浪。
若问究竟事如何,
洞庭山在太湖上。
此诗意在探讨人生的真谛与哲理。第一句中的“黑相白相”指的是事物的两面性,后面提到的“担枷过状”则暗示生活中的负担与困扰。接着提到“了不了兮,无风起浪”,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似乎在说无论如何,外界的风浪并不影响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以“洞庭山在太湖上”来结尾,隐喻着看似遥远的真理其实就在我们心中。
作者介绍:释慈辩,宋代高僧,擅长禅宗教义和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充满禅意。
创作背景:据说此诗是应答他人质疑时写成,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佛教哲学的关注与探讨。
《答大通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全诗以对比手法开篇,通过“黑相白相”揭示了事物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接下来的“担枷过状”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表现了对人世纷扰的深刻体悟。诗中“了不了兮,无风起浪”这一句,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并不在于外界的变化,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自我觉悟。最后以“洞庭山在太湖上”收尾,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感觉,暗示着终极的智慧与真理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整首诗用词平实却内涵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哲学修养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内心的宁静,强调看似复杂的世界其实可以通过内心的领悟而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黑相白相”中的“黑白”象征什么?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