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6:05
驺驭曾鸣帝里珂,一麾出守古牂牁。
龙媒入贡汉天子,铜柱重闻马伏波。
万里争传麒麟像,满城欢唱旧襦歌。
著人茉莉花如雪,不醉花前花奈何。
在帝王的宫殿里,驺驭曾经鸣叫,
我调动兵马出守古老的牂牁。
龙媒向汉天子进贡,
铜柱之声再次传来马伏波的故事。
千里之外争相传颂麒麟的图像,
满城的人们欢唱着老旧的襦歌。
人们穿着茉莉花的衣裳如雪般洁白,
在花前我却醉得不知所措。
作者介绍:吴儆,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抒情,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兴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宴邕守乐语》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古地名牂牁的提及,唤起对古代文化的回忆,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与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驺驭曾鸣帝里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权威与神秘的帝王世界,随即转向对古老的牂牁的守护,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龙媒、铜柱、马伏波等典故,表现出对汉代荣耀的怀念。这一部分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述,更是一种对文化自信的展示。诗中提到的“万里争传麒麟像”,既表现了对吉祥的向往,也暗示了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愿景。
最后的两句“著人茉莉花如雪,不醉花前花奈何”则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茉莉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诗人却在“花前”醉倒,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绘历史与现实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测试:
“驺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铜柱”象征什么?
“万里争传麒麟像”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吴儆的《宴邕守乐语》和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在表现历史与自然的结合上都有所体现,但吴儆更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人情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