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宁府三首 其二

《南宁府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1:45:23

诗句

谩说天南第一关,边城依旧好江山。

丰年箫鼓赛田祖,近日衣冠化洞蛮。

孟获革心诸葛纵,智高授首狄青还。

三公亭上舒长啸,落日凉风起碧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3

原文展示:

谩说天南第一关,
边城依旧好江山。
丰年箫鼓赛田祖,
近日衣冠化洞蛮。
孟获革心诸葛纵,
智高授首狄青还。
三公亭上舒长啸,
落日凉风起碧湾。

白话文翻译:

这只是谎说南方是第一关口,
然而这边的城镇依然好山好水。
丰收的年份,箫声鼓声响彻,像是在庆祝田祖的节日,
而近来的衣冠士人却变得像洞蛮一样。
孟获改变心意,而诸葛亮却被释放了,
智勇双全的狄青又回到了朝廷。
在三公亭上我长声一啸,
夕阳西下,凉风阵阵,吹动碧湾的水面。

注释:

  • 谩说:随意地说,空口无凭。
  • 天南:指南方,特指南宁。
  • 第一关:形容其地理重要性。
  • 边城:边疆的城镇,意味着边境的城市。
  • 丰年:指丰收的年份。
  • 箫鼓:乐器,象征庆祝。
  • 田祖:指农耕的祖先,可能指黄帝或其他农业神明。
  • 衣冠化洞蛮:衣冠指士人,洞蛮指当地少数民族,表达士人的变化。
  • 孟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代表南蛮首领。
  • 诸葛:诸葛亮,智慧的象征。
  • 狄青: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代表军事才能。
  • 三公亭:指三公的亭子,象征高位或权力。
  • 凉风:指舒适的气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弼,字子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诗风多抒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历史感。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回眸。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南宁作为边境城市的重要时期。诗人通过对南宁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思考。

诗歌鉴赏:

《南宁府三首 其二》是一首兼具历史和地理情怀的诗作,诗中既有对边城山水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开篇“谩说天南第一关”,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诗人以质疑的语气表达了对南宁地位的反思,虽然是边城,但依旧有其独特的美。诗中提到的“丰年箫鼓赛田祖”,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引入了历史人物孟获和诸葛亮,展示了智谋的对抗,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智慧的赞美。最后两句“在三公亭上舒长啸,落日凉风起碧湾”,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融合,形成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思索,表现了明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谩说天南第一关:质疑南宁的地位,强调其重要性。
  2. 边城依旧好江山:赞美南宁的自然风光。
  3. 丰年箫鼓赛田祖:庆祝丰收,体现农耕文化。
  4. 近日衣冠化洞蛮:反映士人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5. 孟获革心诸葛纵:历史典故,智谋的较量。
  6. 智高授首狄青还:象征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7. 三公亭上舒长啸:表达个人情怀与历史的呼唤。
  8. 落日凉风起碧湾:描绘自然的美,营造宁静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平行结构,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衣冠化洞蛮”作为士人变化的象征,含蓄而生动。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如“落日凉风”代表宁静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南宁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思考。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城:象征着历史的交融和文化的碰撞。
  • 箫鼓:代表庆祝与丰收,传达乡土情怀。
  • 孟获与诸葛亮:历史双雄,象征智慧与勇气的对抗。
  • 三公亭:权力与历史的象征,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丰年箫鼓”指的是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的庆祝
    • C. 战争
    • D. 旅行
  2. “孟获革心”中的“革心”是什么意思?

    • A. 改变心意
    • B. 失去心智
    • C. 忘记过去
    • D. 不再信任
  3.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A. 烈日炎炎
    • B. 落日与凉风
    • C. 风雨交加
    • D. 烟雾弥漫

答案:

  1. B. 丰收的庆祝
  2. A. 改变心意
  3. B. 落日与凉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南宁府三首 其二》均描写自然景观,但前者侧重于高远的境界,后者则充满地方特色和历史感。
  • 李白的《庐山谣》虽同样表现自然之美,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林弼的历史思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

相关查询

离樊口宿巴河游马祈寺 初离山阳寄城中友人二首 晚春四首 春日杂书八首 其八 东池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十三 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 吴江道中怀陆鲁望 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 七日晚同潘郎乘月到栾家观鹤问石生羚羊角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封杀 已陈刍狗 龝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八荒 燕语莺啼 山字旁的字 羊撞篱笆 咏嘲风月 灵极 夏虫 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笨嘴笨舌 衣字旁的字 一杯羹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